《孟子与尽心篇》环境的影响君子的爱心-k8凯发旗舰

《孟子与尽心篇》环境的影响君子的爱心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孟子有一次从范地去齐国,在路上看见齐国诸侯的世子,那种轩昂骄贵的气象,于是就非常感慨地说了「居移气,养移体」两句名言。这是说居住的环境对一个人影响很大,例如这位世子住惯宫廷的大房子,饮食好,穿着讲究,养成生活骄贵的习气,这对血肉之躯的影响使气质发生变化,气象、仪态、精神,自然别有与众不同之处。所以说「大哉居乎」,物质生活环境影响人的力量,就有这样的严重。

然后,孟子看看跟着他为仁义道德而奔走的学生们,接着又感叹一声,「夫」,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然后说:「非尽人之子与?」每个人不都是父母所生、所育、所养的孩子吗?只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就养成言语、态度、思想、作为的差异。

接着孟子的教育来了,这等于当年抗战时期,许多学校的校长或老师,带了自己的学生集体逃亡,奔向大后方。一路上虽受磨难,但教育不停,露天上课,席地而坐,大地就是教室,一块小木板就是课桌。下了课,又翻山越岭,奔向大后方。

孟子看了弟子们这个景象,就上课了。他说:你们看,一个王子,他居住的宫室,也是房子;交通工具虽华丽,也不外车马;穿的也不过是衣服,和一般人一样。但是,齐国的世子走出来,所以会有那种骄贵气,就因为「其居使之然也」。这个「居」,不只是指房屋,实际上是指整个大环境,它对人的影响力量太大了。这个大的环境,就是学问、思想;有真学问、真修养,就是「居天下之广居」。宇宙在我,万化由心,人生顶天立地,还受什么外在物质居住环境的拘束!也就是说,真正有了学问、修养,就不受任何环境、物质的影响,这就是大丈夫。

孟子教育学生们,了解一切物质环境影响人的力量,而大丈夫绝对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心理,转变人的意识思想,但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学问会养成自己的天地,就是后世讲的「性天自有风月」。也就是自己精神领域扩大,顶天立地,自有一番伟大的景象,哪里再看得上物质有形的环境呢?

于是孟子又举一个例子说,有一次鲁国的君主到宋国去,刚好宋国的城门关了,鲁国的君主就大声叫门,用命令式的喝声叫道:「开门!」那个守城门的人听了就说:这个人并不是我们的君王,可是叫门的神气,为什么和我们国家的君王一模一样?孟子说,这并没有其他的理由,「居相似也」,是环境养成的。这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种种行为,除非真有学问、高深的修养,「心能转物」,有超然物外的器度,自然与众不同。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这里孟子就讲到待人接物方面的修养了。

孟子说:对人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心,只是把东西给人吃,那就和养猪一样,只是为了把猪喂大,好杀了卖肉赚钱。

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讲孝道的人,认为能养父母,就是孝道。可是养一只狗、一匹马,也同样是养,如果没有恭敬仁爱之心,那和养犬马有什么两样?子贡也提出这个问题,孔子就说「色难」,孝养父母以及对人对事,要有真正诚敬的心态,才是真爱。

所以孟子也说:「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对人要有爱心,但有爱心还不够,要是没有恭敬仁爱的心理,那还是没有把人当人看,就像饲养动物一样,虽然买很好的东西给它们吃,但是归根结底,下意识里是为了好玩、为了兴趣。甚至还有人说,孩子大了,还没有孙子,家里没有小孩不好玩。讲这种话的,真该打手心,孩子岂是给大人玩的呢?不但对小孩不能有这种心态,对长辈老人,更要注意,如没有恭敬仁爱之心,只是形式上的孝、形式上的爱养,那是大有问题的。

对于恭敬,孟子说:「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有钱买东西送礼,也是为了表示恭敬,但是有时这种用金钱、物质表达的恭敬,容易变成形式,乃至成为虚伪不实的作为。「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如果仅注重虚伪恭敬的外表,而没有实际真诚的恭敬心,那是君子所不取的。这就说明每个人做人待人,人品的修养,内在要有诚敬之心,光注重外表的形式是不行的。

因此孟子为人生修养作结论说:「形色,天性也。」「形」就是人的身体外形,举手投足,动作的形态。「色」,凡是人就有色相、表情、嬉笑怒骂等等态色。人死了,脸上肌肉僵硬发青,那也是人最后的色——死色。所以可不要看不起这个血肉之躯的身体面貌,心物是一元的,这也是先天本性的功能所显现的。在一般修道人来说,看不起这个身体,因为是地水火风四大因缘假合的;而大乘道,则指出四大的「色」,也是由自性生命本元功能而来的。所以「形色」是本元的功能而来的外表,先天本元的功能,形成了身心,所以说「形色」也是「天性也」。因此说从形相、态度,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心性诚伪、善恶。

但是一般普通人,对于身心是弄不清楚的,有时候,心理上并没有什么不愉快,可是生理上有问题,或者有病,或者周期性的生理变化,导致心情郁闷。虽然心理上想何必如此不高兴,何必烦恼,可是仍然会沈闷,这就是生理左右了情绪,想高兴也高兴不起来。另一个相反的情形是身体疲劳了,可是情绪很高,想看书,精力也不能集中,头脑昏昏地,可是心中在想,只有一点点时间了,很要紧,还是看了下去,这就是心理支持了生理。所以生理影响心理,心理左右生理,两样分开活着,不能合一。合一了就是「践形」,就是修养到家了,心理年轻,生理也返老还童,这是做得到的。长生不死固不可能,至少可以迟一点死,慢一点老,乃至有一些病痛,用精神的力量,转变得过来,不药而愈。如果是年轻人,随生理的需要而行,克制不了生理上的变化,就是不能「践形」。

所谓「践形」,也就是佛道两家所讲的修行,名称不同,道理一样,也就是孟子前面所说的,「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所以形色也是天性之一。「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只有学问、修养、实践,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生命,变化气质,达到圣人的境界,做到心物合一。换言之,能够做到了心物合一的圣人境界,才能够「践形」,居天下之广居了,也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也就是道家所说「宇宙在手,万化由心」的真人境界。佛家也说过同样的话,修成了的人,看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像看手上的一个橄榄一样,清清楚楚,一切的变化,可以由自己的意志控制、转移。

#孟子与尽心篇 #南怀瑾全集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