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尽心篇》财聚人散-k8凯发旗舰
《孟子与尽心篇》财聚人散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这里讲古代的财税。中国以农立国,国家有了大事,需要钱用,就靠田赋抽税,如果遇到动乱的时候,各种税收都来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平常有三种税法,一是「布缕之征」,古代男耕女织,家家织布,不像现代有大规模纺织厂,所以那时有「布缕之征」,家里织了一匹布,要缴若干税。第二有「粟米之征」,到了收成的时候,按种田面积大小,抽若干税。第三项「力役之征」,抽劳力,一年中抽若干时日,为政府服务。后方服勤务,前方服兵役,都是力役之一。
孟子说:从政的人要注意,这三种税赋只能「用其一」,才是高明的治理之道。否则就是对老百姓玩手段,不是大政治家的做法,只算是小政客的手法。
他说,「用其一」而「缓其二」,是治道的原则。例如要老百姓出力的时候,就要减轻他们的税捐;要他们在财经上有所负担时,就必需让他们在力役上,得到适当的休息,才能重新生产。「用其二而民有殍」,如果用两项税,老百姓就会有人饿死了,社会经济枯竭了。假使遇到动乱的时候而用三,征布、征粮又征力役,造成家庭中父子、兄弟、夫妇离散,整个社会也可能分崩离析了。
天下有许多理论,听来绝对动人,但拿来付诸实行时,绝对错误。有些理论,听来非常平淡,用起来是最高明的。可惜许多研究政治哲学的思想家,不懂这个巧妙。
其实不止国家的财税问题如此,个人的事业也是如此。身为领导人,对于事业机构中人才的运用,也该征其一缓其二,要求一个人才,负责一件事;其他的事,就要叫他人分担。有的领导人,发现部下之中有一个人才,什么事都叫这个人去做;例如总务处办事效率高,于是把业务也交给总务处去办,这就不对了。
读书读活的,把「用其一,缓其二」的道理贯而通之,那样的话,各方面都可以应用自如了。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这是孟子提的一个政治大原则。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如果是政治家,所领导的,就是「土地,人民,政事」三宝,这三种是真正的宝。如果一个国家的领袖,重视珍惜的是珠玉珍奇的话,灾难一定会很快光临到他身上。古今中外皆有这种事实,应验在帝王身上的很多,最著名的是明末的崇祯皇帝,就是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在煤山上吊的那个皇帝。实际上他是一个好皇帝,品德也很好,就是有一个毛病,手撒不开,财货要抓在手里。流寇作乱,要筹饷用兵,他一直说没有钱,拼命向民间增加赋税。管理财政的大臣向他报告,不能再加税赋,老百姓已经没有力量负担了,建议他用皇室内库的钱。他还是不允许,说这是不能动用的。等他吊死煤山以后,流寇打开内库,里面多的是黄金、白银、财宝,供给一百万部队的军用都足够。这就是「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青年人要注意一点,如果要想做一番事业,应该知道「财聚人散」的道理——钞票都到你口袋里,社会的人际关系就少了,没有「真朋友」了;「财散则人聚」,孟尝君就是这样,钞票撒得开,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自己的钱当然没有了,但是朋友多,人际关系多,有了苦难,则有朋友帮忙。孟子虽然说的是政治原则,用之于人生,也是一样。尽管在有形的财富方面,上无片瓦,下无立锥,然而还是有无形的财富土地,以及自己的学问、思想、人品、真理等。人生的立场站稳就有「土地」了;有了人格,就有同道的朋友,那就是「人民」;然后有了合乎道德的标准行为,就是「政事」。国家如此,个人也一样,「土地、人民、政事」,这三件是大宝,如果只重钞票,当然「殃必及身」。
#孟子与尽心篇 #南怀瑾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