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说难-k8凯发旗舰

  针灸针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壮。

  按光明蠡沟。乃足少阳胆。足厥阴肝。阳入阴。阴出阳之两别络穴。外踝上五寸曰光明。内踝上五寸曰蠡沟。蠡啮木之小虫也。肝为木脏。胆为木府。经脉十二。

  始于肺而终于肝。肝脏之血。不能尽返于肺。男子生髭须。女子下月事。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思虑此回环十二经己周之营血。

  必有小数不洁者。不特无益于肝之经脉。而转有损于肝之经脉。如蠡沟之蚀木。

  因置此一蠡沟穴与光明穴。内外相应。胆有决断。大放光明。通于蠡沟。是者存之。转于上腹属肝络胆。非者去之。有如日月光明。则蠡沟之害木者自去也。

  上卷 本输穴说难

  十二别络

  一、巨虚上廉(手阳明下合穴)

  部位在足三里下三寸。外膝眼下六寸。当举足取之。

  证治飧泄腹痛。支满。狂走。侠脐少腹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藏气不足。偏风腿。手足不仁。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三壮。灸偏风。以年为壮。

  二、巨虚下廉(手太阳下合穴)

  部位在巨虚上廉下三寸。外膝眼下九寸。两筋骨罅间。举足取之。

  证治少腹痛。飧泄。次指间痛。唇干。涎出不觉。不得汗出。毛发焦。脱肉。少气。

  胃中热。不嗜食。泻脓血。胸胁少腹痛。暴惊狂言非常。女子乳痈。喉痹。肿。足跗不收。

  针灸针入八分。可灸三壮。

  三、委阳(手少阳下合穴)

  部位中外廉两筋间屈伸取之。

  证治腋下肿痛。胸满膨膨。筋急。身热。飞尸遁注。痿厥不仁。小便淋涩。

  针灸针入七分。可灸三壮。

  按:六腑经脉。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故手三阳经病自外来者。取手之六。如病在内府。当取足下之合穴。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盖大肠小肠。皆与胃相连接。小肠连接于胃之下口幽门。曲屈而下。故合穴出于巨虚下廉。

  大肠连接于小肠末之阑门。回环而上。故合于巨虚上廉。三焦下。出于中外廉。名曰委阳。故闭癃泻之。遗尿补之。皆取委阳。此本输之变例也。

  上卷 本输穴说难

  十二别络

  肺五穴一别络穴图 大肠六穴一别络穴图 胃六穴一别络二下合穴图 脾五穴一别络穴图 心五穴一别络穴图 小肠六穴一别络穴图 膀胱六穴一别络一下合穴图 肾五穴一别络穴图 心包络五穴一别络穴图 三焦六穴一别络穴图 胆六穴一别络穴图 肝五穴一别络穴图 

  下卷

  五脏五六腑六释义

  是穴位。能转注他穴。凡节之交(一)三百六十五会。五脏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二)。乃水谷之气。化为气血。自内而外。由外而内。回环相通。盖天之六元(三)

  之气。补益人体五脏。则为本输(四)。地之五味(五)补益人体六腑。则为府(六)。

  脏之气合于腑。自内相合。府之精。输于脏。由手足之原穴而转注。故五脏之俞即原穴。六腑水谷之精华贯入五脏俞穴之起原处。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乃大渊。大陵。

  太冲。太白。太溪。左右计十原。增鸠尾脖。曰膏曰肓。概括六腑所出之要穴。共称十二原。

  五脏五所出为井木。六腑六所出为井金。天一生水(七)。木上之水乃金之所生。积阳为天。天生万物。故阳井为金。积阴为地。水为阴。水能生木。故阴井为木。以四时证之。冬月水旺。春月木旺。木上之露。其色青。自根而达于枝叶。木根于地。地下有水。则木繁荣。故曰水生木。故阴井为木。秋月金旺。木上之露其色白。自叶溜根。秋后枝叶虽枯槁。而蒂固根深。金生水。故阳井为金。盖秋金之气。抑制其木之枝叶。增益其地下之水分。此五运(八)相推行之次序。井金井木既定。则根据五运流注之。阴井为木。阴荥为火。阴俞为土。阴经为金。阴合为水。阳井为金。阳荥为水。

  阳俞为木。阳原阳经为火。阳合为土。出为井。溜为荥。注为俞。过为原。行为经。入为合。五脏五。六腑六。各行其道。故曰五之所留。五脏无原。六腑精华注入五脏之俞。故以俞为原。此六腑之所与合。

  至于人体有病。根据经穴旺时取之。甲丙戊庚壬开府之井穴。乙丁己辛癸开藏之井穴。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均间时一取之。阳日流注到阴日。仍开阳穴。

  阴日流注到阳日。仍开阴穴。各根据相生之次序。每日十一时共开六穴。阳日气纳三焦(九)

  。六腑皆备。阴日血归包络(九)。五脏悉通。此所谓五脏之所溜处。

  邪气之来。实则泻之。多泻其子。试举四时以为例。春取络脉诸荥。大筋分肉之间。木旺于春。荥为火穴。木能生火。取诸荥乃泻其子。病甚者深取之。病间者浅取之。下云如春法。亦即此义。夏取诸俞。俞为土穴。夏日火旺。取诸俞乃泻其子。秋取诸合。余如春法。盖取其子仍有甚间之分。详见于前。冬取诸井。水生木。冬日水旺。

  取诸井亦泻其子。此四时之常例。详推其变。邪气病患。尤多克我。如土气旺则水受其克。当泻其土穴。针深而留之。故冬取诸井。兼取诸俞。盖井穴过浅。只适宜于间(十)

  者浅刺速入速出。如冬病之甚者。须深针而留之。指间井穴不足取。当取诸俞之分(十一)。

  五脏各有五。五五二十五。六腑各有六。六六三十六。共六十一穴。扁鹊子午经便于流注干支之推算。增心本脏五穴。共为六十六穴。阳日阴日。根据各脏各腑相生之次序取之。间时一穴。木火土金水。与金水木火士五得五时。中间四时。共为九时。阳日增三焦一穴。取其生我者(十二)。阴日增包络一穴。取其我生者(十二)。一日六穴。计六时。间五时。合十一时。十日共一百十时。始于癸日亥时。终于癸日子时(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其间缺癸日十时。此流注中天然之缺点。

  天之十干(十三)。下合地之五运。地之十二支(十四)。上应天之六元。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阳奇阴偶。六腑为阳。五脏为阴。甲胆为阳木。乙肝为阴木。丙小肠为阳火。丁心为阴火。戊胃为阳土。己脾为阴土。庚大肠为阳金。辛肺为阴金。壬膀胱为阳水。癸肾为阴水。根据各脏各腑十日环周之次序。其中尤有阴阳交错之至理者。盖五运之始为土。土为四象之母。根据次以生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一日一字。甲与己合。同宗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奇偶虽不同。而五日中六十时。时干支恰一周。吾国造甲子始。六十年一大周年。五年中有六十月而周月。五日内有六十时而周时。五运六气。古今哲学。年年岁岁不同。日日时时亦各不同。然甲己同宗。则阴阳奇偶交相错落。故甲日开穴。重出于己日之下。己日开穴。又重见于甲日之下。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八日。亦互相交流。同一义理。

  下卷

  终始根结释义

  凡用针者。必通十二经脉之所终始。营卫偕行二十八脉。此其常例。外邪病患。奇邪离经。阴经典阳经各别。则各有根结。各有终始。阴经阳经不同。手经足经各异。用针者应重足不重手。盖阴者主脏。阳者主腑。足三阴三阳。接近于脏腑。手三阴三阳之脉度。不接近于脏腑。但补泻迎随。和气之方。必通阴阳脏腑。故根结偏重在足。然脉会大渊。阴阳之有余或不足。又当从手诊脉。盖人迎主三阳。脉口主三阴。人迎一盛一盛三盛。病在少阳太阳阳明。脉口一盛二盛三盛。病在厥阴少阴太阴。

  人迎脉口。较平人俱盛三倍以上。名曰阴阳俱溢(一)。当以开十宣之法疾泻之。

  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而伤五脏。危证也。

2 3 4 5 6 8 9 10 11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