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秘密-k8凯发旗舰

功能作用:排泄水液。

治法:寒则通之导之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人体何以胸侧部位肌肉组织不够丰满?其原因就在于胆经渊腋穴的下行经水及脾经大包穴的下行经水冲涮了地部的脾土物质之故。

23辄筋

别名:神光。

穴义: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湿后冷降归地。

名解:1)辄筋。辄,古指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平板,其作用是防止车轮之泥水的飞溅,此指胆经气血在此的变化为冷降下行。筋,肝胆所主的风气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风气。辄筋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湿后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渊腋穴传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从天部降至地部,气血的变化如同飞溅的泥水被挡下一般,故名辄筋。

2)神光。神,与鬼相对,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光,明亮之意。神光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冷降,天部气血虚少并变得明亮清晰。理同辄筋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冷降缩合由天部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收引寒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4日月胆募。

别名:神光。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

名解:1)日月。日,太阳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日月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本穴物质一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半表半里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气的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

2)神光。神,与鬼相对,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光,光明也,此指穴内气血来自天之上部。神光名意指天部的冷收水气由此汇入穴内。本穴物质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天之人部,天之上部的水湿因本穴气血的收引特性而汇入穴内,本穴气血如同来自神所处的天之上部,故名神光。

3)胆经之募。乃本穴的气血物质性寒收引,穴外的天部水气因而汇入穴内并循胆经而传,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人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传京门穴。

功能作用:收募胆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25京门肾募。

别名:气府,气俞。

穴义:天之下部的寒冷水气在此聚集。

名解:1)京门。京,国都也,人与物的聚集、集散之所,此指穴内物质所处为地之上部。门,出入的门户。京门名意指天之下部的寒冷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日月穴传来的冷降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进一步散热冷降而成为天之下部的寒冷降水云系,本穴如同地之上部水湿云气的聚散之所,故名京门。

2)气府。气,气态物也。府,府宅也。气府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之气。理同京门名解。气俞名意与气府同。

3)肾经募穴。本穴为天部寒冷水气的聚集与降落之处,降地后的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也就是交于肾经的体内经脉,本穴有募集肾经水液的作用,故为肾经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寒冷水气及水气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天部的寒冷水气由穴外汇入穴内,地部经水则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冷降天部水湿,募集肾经水液。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多灸,热则水针或深补浅泻。

26带脉足少阳带脉之会。

穴义:胆经经水在此环腰带而行。

名解:1)带脉。带,腰部的环带区域也。脉,经脉中的气血也。带脉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环腰带而行。本穴物质为京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由地部环腰而行,气血所过路径如人之腰带,故名带脉。

2)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既为足少阳胆经之穴又为带脉之穴,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运行规律与人体所处的不同体位有直接关系。当人体处于直立或坐时,穴内经水由维道穴出带脉并流向腿足下部;当人体躺卧时,穴内经水循带脉由躺卧的高位之处流向低位之处(大多数情况下是从腹部流向腰部并由膀胱经将富余的经水经上、次、中、下此八髎穴导入体内)。

功能作用:约束诸经水液。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注:《难经·二十八难》曰:\"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根据本段经文所言及上面所作的穴位解析,我们知道带脉的气血物质是地部经水。带脉的特征是\"回身一周,如束带然\",其功用则为\"约束诸经\",那么带脉气血的回身一周其动因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约束诸经的呢?如果说,人体经脉的上、下方向行走路线是在地球重力场作用下导致的结果,那么,带脉能回身一周则是在人体重力场作用下导致的结果。由于脊骨为人体整体重力场的坐标中心,因此,在人体坐标系中,离脊骨越远的腹部其位越高,而离脊骨稍近的腰侧则位置较低。在人体前腹部,随着肝脾肾三经气血的吸热上行,大量的水湿由下运往胸腹上部,在胸腹上部散热冷降后则要循地之表部向下流行,腹股沟则是地部经水的聚集之处,而由于有了人体整体的脊骨重力场的作用,聚集于腹股沟处的地部经水才会循带脉环行并流膀胱经所处的脊背部位,这就是带脉气血的产生和流行动因,也是经书所言带脉能约束诸经的机理所在。因此,带脉气血的运行规律是,在人体重力场的作用下由人体的腹部流向背脊部(平躺时),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从人体的腰侧部流向前阴部(直立时),经水具体以何种方式运行则取决于人体的体位姿式。

27五枢足少阳带脉之会。

别名:玉枢。

穴义:气血物质由此出入带脉。

名解:1)五枢。五,代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也。枢,门户的转轴,有开合功能,此指气血物质在本穴有出入的变化。五枢名意指气血物质由此出入带脉。本穴物质虽为带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但它并不一定循带脉下走维道穴,气血的流行出入受人体重力场及地球重力场二方面的作用影响,它因人体所处的体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运行特征。当人体直立时,穴内的地部经水由本穴输向人体各部,而当人体平躺时它则循带脉向脊背后侧而行,本穴如同带脉气血外出五方及五方气血进入带脉的门户,故名五枢。

2)玉枢。玉,金之类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之气。枢,门户的转轴也。玉枢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在此不断气化。本穴物质为带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的流行走向虽与人体的体位有关,但经水还是在穴内不停地气化并生发出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故名玉枢。

3)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气血既属胆经又带脉,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的凉性水气。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当人体直立时循胆经下行,而在人体平躺时则循带脉流向脊背,天部之气则汇入肺气所在的层次当中。

功能作用:调节经脉内外的经水。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28维道足少阳带脉之会。

别名:外枢。

穴义:带脉气血由此传向胆经。

名解:1)维道。维,系物的大绳或维持之意。道,道路。维道名意指带脉气血在此又继续循胆经路线运行。本穴物质为五枢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胆经气血在京门、五枢、维道此三穴实际上是借带脉道路而行,至本穴后才交于胆经的居髎穴,本穴如有维持胆经气血运行的连贯作用,故名维道。

2)外枢。外,带脉之外也。枢,门户的转轴也。外枢名意指带脉气血由此外输胆经。理同维道名解。

3)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气血既属带脉又属胆经,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传居髎穴。

功能作用:维持胆经的气血运行。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