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择要纲目-k8凯发旗舰
【主治】消渴身大热。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朱氏云。凡头痛如破。投以莲须葱白汤而不已者。以葛根葱白汤主之。似乎葛根又为太阳之药。不知仲景之治太阳阳明合病。桂枝汤内加麻黄葛根。又有葛根黄连黄芩解肌汤。是因此以是断太阳入阳明之路。非即太阳药也。虽然葛根固能断太阳入阳明之路。孰知太阳初病未入阳明而头痛者。不可便服升麻葛根之发剂。反能引邪气入阳明为引贼破家之害欤。又仲景治伤寒有葛根汤。以主大热解肌发腠理。若痘之症葛根汤亦为对剂。孰知痘已见红点。
则不可复用升麻葛根汤。致重虚其表。而增烂之患也。又或谓葛根为治脾虚作渴之仙药。
复云不可多用。多用则恐伤其胃气何也。孰知脾者津液之府。脾气不伸。则津液耗竭。得葛根以升发其阳。则脾得所生。若误认为脾药而过发不已。则胃气何得无伤乎。
寒性药品
柴胡
【气味】苦平无毒。阴中之阳。入手足少阳以黄芩为佐。入手足厥阴以黄连为佐。在脏主血。在经主气。
【主治】除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治热痨骨蒸。骨节烦痛。时疾内外热不解。胸胁气满。
能引清气而行阳道。又能引胃气上升而行春令。十二经疮疽中须用之以散诸经之血结气聚。
妇人经水适来适断。伤寒杂病表寒肌热。寒热往来如疟状。劳乏羸瘦有实热。非此项俱不能为功也。欲上升则用根以酒浸。欲中及下降则用梢。
恶(皂荚)畏(女芫藜芦)
寒性药品
前胡
【气味】苦微寒无毒。阳中之阴。降也。(凡用以刀刮去苍黑皮。甜竹沥浸令润。日中晒干用。)
入手足太阳阳明经。
【主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伤寒寒热。小儿疳气。有推旧致新之绩。降痰下气之功。
恶(与柴胡同)畏(亦同)
寒性药品
甘草
【气味】甘平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经。又甘能入脾。归其所喜。
【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解百药毒。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内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
养阴血。大约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故附子理中汤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恐其速下也。小柴胡汤用之以和柴胡黄芩之寒。人参半夏之温。建中汤用之以补中而缓脾急。凤髓丹用之以生元气而缓肾急。若中满而用生甘草为之泻。能引诸药直至满所。
反(大戟芫花海藻甘遂)恶(远志)忌(猪肉)
寒性药品
黄连
【气味】苦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以布拭去肉毛。
用浆水浸二伏时漉出。于柳木火焙干用。然生用之。则治本经火热。若以猪胆汁浸炒。则治肝胆之实火。以醋浸炒。则治肝胆之虚火。以酒炒则治上焦之火。以姜汁则治中焦之火。以盐水或朴硝。则治下焦之火。以茱萸汤浸炒。则治气分湿热之火。以干漆水炒。则治血分块中伏火。以黄土炒。则治食积之火。盖辛热能制其苦寒。咸寒能制其燥性。
【主治】除热气目痛伤泪出。明目。腹痛下痢。止烦渴。益胆。治小儿疳气。杀虫镇肝。
治惊悸。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安蛔定吐。但其性苦寒。不宜偏胜。古人治痢香连丸。用黄连木香。姜连散用黄连干姜。变通丸用黄连茱萸。姜黄散用黄连生姜。治消渴用酒蒸黄连。治伏暑用酒煮黄连。治下血用黄连大蒜。治肝火用黄连茱萸。治口疮用黄连细辛。皆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君臣阴阳相佐济。斯为良也。
恶(菊花白藓皮玄参芫花僵蚕冷水)畏(款冬牛膝)忌(冷水)
寒性药品
黄芩
【气味】苦平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又微苦而甘。为阴中微阳。入手太阴血分。又气凉。味苦甘。阳中微阴。入手少阳阳明经。
【主治】泻肺经热。清上焦及皮肤积热。去诸热。妇人产后。养阴退阳。利胸中气。消膈上痰。除脾湿安胎疗喉中腥臭。故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仲景凡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痢不止。喘而汗出者。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妊娠安胎散。亦多用之。入小柴胡汤以治少阳症。入黄芩汤以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入泻心汤以治少阳症下后心下满而不痛。总以黄芩之苦。可以发传邪之热。使寒能胜湿。折火之本也。若因饮食受寒腹中痛。及饮水心下悸。小便不利。而脉不数。则黄芩不可用。其热厥腹痛。肺热而小便不利者宜用之。若其人素多酒欲。病小腹绞痛。痛不可忍。黄芩宜急用之。若其感冒咳嗽既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值暑月烦渴。六脉浮洪。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不效。引饮而昼益甚。此热入气分。与肺气虚寒者不同。黄芩亦急用之。其制得酒上行。得浓朴黄连止腹痛。
得五味子令人有子。得黄疗鼠。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除寒热。得芍药治下利。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恶(牡丹皮丹砂藜芦)
寒性药品
黄柏
【气味】苦寒无毒。沉而降阴也。入足少阴经为足太阳引经之药。
【主治】五脏肠胃中结热。利下窍。泻伏火。救肾水。治冲脉气逆不渴。而小便不通。得知母滋阴降火。得苍术除湿清热。得细辛泻膀胱火。治口舌生疮。凡奉养太过。膏粱积热损伤肾水。致膀胱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逆上而为呕哕者。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者也。此宜以黄柏之苦寒泻燥以补水也。又热邪蓄于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通者。乃素问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之脏。火客于水。则阳气不升。此宜以黄柏之苦寒。抑火而升阳。而令阴阳互相生化也。故火有二。君火者。人火也。
心火也。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故谓知母黄柏之属。为滋阴降火之对剂。若相火者。天火也。龙雷之火也。阴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何也。龙雷之火。五六月而起发。九十月而归藏。盖冬时阳气在水土之下。龙雷就其火气而居于下。夏时阴气在下。龙雷不能安其身而出于上。若以黄柏之属降之。是欲括龙雷之势于浓阴骤雨之时也。可乎不可乎。唯太阳一照。火自消灭。此则得水而炽。得火而灭之明验也。近时虚损及纵欲之人。用补阴药往往以知母黄柏二味为君。日日服饵。降令太过。脾胃受伤。真阳暗损。精气不暖。致生他病。
岂知黄柏知母苦寒滑渗。久服有反从火犯之害。可不慎欤。明乎此而黄柏知母谓之降母以滋阴可也。若竟曰滋阴降火。则矛盾之甚矣。
寒性药品
知母
【气味】苦寒无毒。沉而降。阴也。又云阴中微阳。入足阳明手太阴气分。
【主治】泻肾经之火。作利小便之佐使。疗利疾重下痛。祛消渴及久疟。烦热。凡伤寒烦燥不得眠者。烦出于肺。燥出于肾。白虎汤君以石膏。佐以知母之苦寒。谓非大凉不能清肾之源也。然必缓之以甘草粳米之甘。使不速下。用者酌之。又热在下焦血分。烦扰懊。小便闭塞而不渴。乃真水不足。膀胱干涸。无阴而阳无以化。法当补肾与膀胱。使阴气行而阳气化。小便自通。知母苦寒。能直达肾与膀胱。清邪热以领正气。泻即补也。又热在上焦气分。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其病小便闭塞而渴。知母气薄味薄。泻肺火而清肺金。亦泻即是补也。后人不谙泻补之义。竟以知母黄柏为滋阴补肾之剂。祸及脾胃。中气致伤。则惑之甚也。用者慎之。
寒性药品
干地黄
(即生地之干也)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