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理学-k8凯发旗舰
绝大多数的中国思想家,都有这种柏拉图式的思想,就是,除非哲学家成为王,或者王成为哲学家,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理想的国家。相拉图在其《理想国》中,用很长的篇幅讨论,将要做王的哲学家应受的教育。朱熹在上面所引的《答陈同甫书》中,也说古之圣贤,从根本上便有惟精惟一功夫。但是做这种功夫的方法是什么?朱熹早已告诉我们,人人,其实是物物,都有一个完整的太极。太极就是万物之理的全体,所以这些理也就在我们内部,只是由于我们的气禀所累,这些理未能明白地显示出来。太极在我们内部,就像珍珠在浊水之中。我们必须做的事,就是使珍珠重现光彩。做的方法,朱熹的和程颐的一样,分两方面:一是致知,一是用敬。
这个方法的基础在《大学》一书中,新儒家以为《大学》是初学人德之门。第十六章中讲过,《大学》所讲的修养方法,开始于致知和格物。照程朱的看法,格物的目的。是致我们对于永恒的理的知。
为什么这个方法不从穷理开始,而从格物开始?朱熹说:《大学》说格物,却不说穷理。盖说穷理,则似悬空无捉摸处。只说格物,则只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寻那形而上之道。(《朱子全书》卷四十六)换言之,理是抽象的,物是具体的。要知道抽象的理,必须通过具体的物。我们的目的,是要知道存在于外界和我们本性中的理。理,我们知道的越多,则为气禀所蔽的性,我们也就看得越清楚。
朱熹还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大学章句补格物传》)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顿悟的学说。
这本身似乎已经够了,为什么还要辅之以用敬呢?回答是:若不用敬,则格物就很可能不过是一智能练习,而不能达到预期的顿悟的目的。在格物的时候,我们必须心中记着,我们正在做的,是为了见性,是为了擦净珍珠,重放光彩。只有经常想着要悟,才能一朝大悟。这就是用敬的功用。
朱熹的修养方法,很像柏拉图的修养方法。他的人性中有万物之理的学说,很像柏拉图的宿慧说,照相拉图所说,我们在出生以前就有关于一切本质的知识(《裴德若》篇)。因为有这种宿慧,所以顺着正确次序,逐一观照各个美的事物的人,能够突然看见一种奇妙无比的美的本质(《会饮》篇)这也是顿悟的一种形式。
注:
*英文本作theschoolofplatonicideas(柏拉图式理念学派)。-译者注
#中国哲学简史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