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的建立-k8凯发旗舰
但是,涅盘并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生死轮回,佛性也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现象世界。一旦顿悟,后者立刻就是前者。所以道生说: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也。斯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实为悟矣。(语出僧肇《维摩经注》卷七)佛家用到彼岸的比喻,表示得涅盘的意思。道生说:言到彼岸:若到彼岸,便是未到。未到、非末到,方是真到。此岸生死,彼岸捏盘。(同上,卷九)他还说:若见佛者,未见佛也。不见有佛,乃为见佛耳。(同上)
这大概也就是道生的佛无净土论的意思。这是他的又一个理论。佛的世界,就正在眼前的这个世界之中。
有一篇论文题为《宝藏论》,传统的说法说是僧肇所作,很可能不是他作的。其中说: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感,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喻彼真人,亦复如是。(《大藏经》卷四十五)意思是说:假设有个人在贮藏金器的宝库内,看见了金器,但是没有注意金器的形状。或者即使注意了金器的形状,他还是认出了它们都是金子。他没有被各种不同的形状所迷感,所以能够摆脱它们的表面区别。他总是看得出它们内含的本质是金子,而不为任何幻象所苦。这个比喻说明了真人是什么。
这个说法,可能不是出于僧肇;但是作为比喻,后来佛家经常使用。佛性的实在性本身就是现象世界,正如金器的本身就是金子。现象世界之外别无实在性,正如金器之外别无金子。有些人,由于无明,只见现象世界,不见佛性的实在性。另有些人,由于觉悟,见到佛性,但是这个佛性仍然是现象世界。这两种人所见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但是觉悟的人所见的,与无明的人所见的,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这就是中国佛学常说的:迷则为凡,悟则为圣。
道生的理论中,还有一阐提人(即反对佛教者)皆得成佛义。这本是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的逻辑结论。但是这与当时所见的《涅盘经》直接冲突,由于道生提出此义,就将他赶出首都南京。若干年后,当大本《涅盘经》译出后,其中有一段证实了道生此义。慧皎(554年卒)在道生的传记中写道;时人以生推阐提得佛,此语有据;顿悟、不受报等,时亦宪章。(《高僧传》卷七)
慧皎还告诉我们,道生曾说;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人理则言息。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同上)这也就是《庄子》说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中国哲学的传统,把用词叫做言筌。按照这个传统,最好的言说是不落言筌的言说。
我们已经知道,在吉藏二谛义中,到了第三层次,简直无可言说。在第三层次,也就没有落入言筌的危险。可是道生说到佛性时,他几乎落入言签,因为他把它说成了心,他给人一种印象:定义的限制还可以加之于它。在这方面,他是受了《涅盘经》的影响,《涅盘经》很强调佛性,所以他接近性宗(宇宙的心宗)。
由此可见,在道生时代,已经为禅宗作了理论背景的准备,在下一章便知其详。可是禅宗的大师们,仍然需要在这个背景上,把本章所讲的各项理论,纳入他们的高浮雕之中。
在以上所说的理论中,也可以发现几百年后的新儒家的萌芽。道生的人皆可以成佛的理论,使我们想起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也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但是孟子所说的心、性,都是心理的,不是形上学的。沿着道生的理论所提示的路线,给予心、性以形上学的解释,就达到了新儒家。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哲学中只有心,没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虽如老子所说,是玄之又玄,可是还不是宇宙的心。在本章所讲的时期以后,在中国哲学中,不仅有心,而且有宇宙的心。
#中国哲学简史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