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经玄义-k8凯发旗舰
金光明经玄义二卷
此土著述
金光明经玄义二卷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
金光明经玄义卷上
此金光明甚深无量。太虚空界。尚不喻其高广。况山斤海滴。宁得尽其边崖。日轮赫奕。非婴儿之所瞻仰。大舶楼橹。岂新产者之所执持。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况二乘心口安可思说。凡夫徒欲言之。言则伤其实。徒欲不言。默则致其失。二俱不可。欲以言之言亦不可。欲以默之默亦不可。故大品中梵志云。非内观故得是菩提。非外观故得是菩提。非亦内亦外观故得是菩提。经言皆不可思说。又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者。以金为名。名盖众宝之上。以法性为体。义则如来所游庄严。菩萨深妙功德以为宗。照曜诸天心生欢喜以为用。故文号经王。教摄众典。故唯贵为名。唯极为体。唯深为宗。唯大为用。唯王为教。所以不二之体常为四。佛世尊之所护持。三世十方亦复如是。一切菩萨。遍他方以遥礼。树神善女。亲雨泪以称扬。诸天覆之以天威。地祇润之以地肥。大辩加之以辩道。功德益之以财宝。诸有悉干枯。三涂除热恼。举要言之。一切世间未曾有事。悉皆出现。是以金龙尊王三世赞叹。地神发愿以护说者。上圣既尔。岂况人乎。敢托斯义。辄欲兴言。冀涓露入海禽鸟向山。实藉片缘同均碱色。
将释此经大分为二。初释题。二释文。
释题为五。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教相。
就此五章大分为二。初总释。二别释。
总释又二。初生起。二简别。
生起者。此娑婆国土音声为佛事。或初从善知识所闻名。或从经卷中闻名。故名在初。以闻名故。次识法体。体显次行。行即是宗。宗成则有力。力即是用。用能益物。益物故教他。闻名是自行之始。施教是化他之初。有始有终。其唯圣人乎。五章生起次第如此。
简别者。简是料简也。问若略则唯一。若广则无量。今此五章。进不是广。退不成略。何故五耶。答非略非广。非略故不一。非广故不多。广则令智退。略则义不周。我今处中说今义易明了。五章中当其义如此。别者分别也。前一章总三字共为名。次三章派三字以为别。后一章兼于总别。而明教相也。又显体一章明理。余四章明事。又前三章是因。后二章是果。又前四章是行。后一章是教。又前四章是自利行。后一章是利他行。又前四章是圣默然。后一章是圣说法。如此等种种分别料简。今显譬中当。分明包富。如囊中有宝不探示人。人无知者。此皆为分明中作譬也。囊中有宝为总三字作譬。探以示人为别三字作譬。囊中有宝为理一章作譬。探以示人为明事章作譬。其余例皆可知也。
二别释者。别释五章也。今先解释名章。若依四卷题但作三字。无帝王两字。若依经文有经王之义。若说若不说俱亦无妨。今释名为五。一通别。二翻译。三譬喻。四附文释。五当体释。
言通别者。夫教有通别依教明行。行有通别从行显理。理有通别。且置行理。但明教通别者。夫理无名字。名字名理。如虚空无丈尺。丈尺约虚空。天王般若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若从能显之文字。是名则通。若从能显之所以。此名则别。云何为通。如圣所说。一经一时一处一部一偈一句一言皆是文字。从此文字通称为经。云何为别。别则有四。一令世谛不乱。欢心悦耳。二逗化所宜。开发宿善。三对其业障。令恶灭罪除。四点示道理。霍然妙悟。悦宜对悟。各各所以。其致不同。称之为别。譬如盐梅相和成种种滋味。组织交横成种种文绣。从别所以故有金光明三字。标今教异于诸教。从通文言故有经之一字。众经通称也。今经通别合标。故言金光明经。
二翻译者。真谛三藏云。具存外国音。应言修跋拏婆颇婆郁多摩因陀罗遮阅那修多罗。修跋拏此言金。婆颇婆此言光。郁多摩此言明。因陀罗此言帝。遮阅那此言王。修多罗此言经。外国又称佛陀罗。此间所无。又略帝王两字。但存三字者。汉人好略译者省之。但翻为金光明经也。余师翻不及此委悉也。
#佛藏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