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经大成-k8凯发旗舰

  经曰: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故饮食过其分量,则脾胃受伤,不能运化谷气,积为前证。详考五味相制,酸胜甘,腐胜焦,苦胜热,香胜腐,燥胜湿,淡胜饮,利胜滞。故用山楂之酸,以消肥甘。用神曲之腐,以化焦炙。

  解郁热须连翘之苦,辟腐秽藉橘皮之香。半夏辛烈,燥湿土也。茯苓淡洁,利水饮也。莱菔之利行食滞,白术之辛甘香温,总胜五味,自然五宫大安,脏腑太和之气,于以保和云。

  诗曰:保和苓曲山楂肉,橘夏连翘子莱菔,大安一味白术加,消中兼补放心服。

  卷之三 和阵

  七味白术散二十六

  四君子加木香、藿香、干葛。

  中气不和,肌热泄下,此方主之。

  中气者,脾胃之气也,虚则不和。不和则热作,而泄泻时下,虚者补之于甘,故用四君。热者沉之以清,故用干葛。不和者,醒之以香,故用藿、木香。

  诗曰:七味白术散,四君加木藿,干葛用何为,肌热泄时作。

  卷之三 和阵

  橘皮竹茹汤二十七

  人参麦冬枇杷叶(去毛,蜜炙)甘草赤茯苓砂仁橘皮竹茹大枣目大病后,哕逆不已,脉来浮大,势欲复发者,此方主之。

  目大病,必苦寒攻散乃瘥。既瘥,则元神削弱,稍有感触,个中迥觉难耐。正气汹汹,邪格之则逆而作者,曰哕逆。一二日不罢,本脉定加脉大。浮者虚象,大则病进。目再微红不爽,毕竟复发。譬兵荒后,天疫盛行,非灾也。盖饥困伤脏,不能翊运秽气耳。得饱其粱肉,勿药而起。上方橘皮、竹茹、麦冬、枇杷叶,平其气而清其热。人参、甘草、砂仁、枣子,和其逆而补其虚。是亦粱肉之微乎。

  诗曰:橘皮竹茹汤,参麦枇杷叶,苓草缩砂仁,大枣煎同呷。

  卷之三 和阵

  生熟地黄饮二十八

  人参黄五味天冬麦冬生地熟地黄枇杷叶石斛当归牛膝苁蓉消渴烦躁,咽干面赤,神珠枯涩,此方主之。

  咽干,肾火上炎也。面赤,阳明郁热也。火燥则消,热盛则渴。津液消渴,则目睛枯涩,而烦躁不宁。故用二冬、二地养阴润燥,参、、归、味补气生津,再有枇杷叶、石斛清和肺气,牛膝、苁蓉疏导金水。依然清者亲上,浊者就下,无庸再投汤饮。

  诗曰:生熟地黄天麦冬,当归牛膝肉苁蓉,参石斛枇杷叶,五味融和补化工。

  卷之三 和阵

  小柴胡汤二十九

  柴胡枯芩(酒炒)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目病初作,寒热往来,胁痛、口苦、脉弦,此少阳经伤寒,半表半里之证也。法当和散,故制是方。盖柴胡,枯芩质轻性寒,能退少阳之热。半夏、生姜味辛性温,能散少阳之寒。人参,甘草补益中气,中气足则邪不得复传入里,乃不治之治也。今人遇伤寒,不分阴阳表里,概用此汤去参投之,以为平稳,祸人多矣。妇人伤寒,合四物更除半夏、入白术,尽剂泰然。

  诗曰:小柴胡汤参居最,草夏黄芩功少退,但有生姜枣作煎,少阳百病成和解。

  卷之三 和阵

  清镇汤三十

  (除羌活、桂枝入茯苓即清脾饮)

  青皮浓朴柴胡半夏黄芩白术甘草草果羌活桂枝此即小柴胡合清脾饮加减而变是方。风疟蒸散瞳神,恶风头痛,暂予一服。愚按疟疾,多因暑湿戕脾而起。

  盖暑耗气,湿蕴热,热生痰,三者相持不能发越,故寒热间作。复感风邪则木又乘土,摧困极矣。理合橘、朴、柴、桂破滞疏风,半夏、黄芩燥痰清热,再用羌活、草果之辛散积寒,白术、甘草之温克中气,庶病势渐衰,脾部为之一清。脾清,肝邪亦从此而伏焉。爰名其饮曰清镇。

  诗曰:清镇元自清脾变,小柴胡汤药亦见,出参苓入桂羌煎,风疟蒸人势少善。

  卷之三 和阵

  扶桑丸三十一

  嫩桑叶晒干一斤,黑芝麻四两,蜜丸。

  昔有胡僧货此丸于市,歌曰:扶桑扶桑高入云,海东日出气氤氲,沧海变田几亿载,此树遗根今独存,结子如丹忽如漆,绿叶英英翠可扪,真人采窃天地气,留与红霞共吐吞,濯磨入鼎即灵药,芝术区区未可群,餐松已有人仙去,我今朝夕从此君。时人居为奇货,有若吉光片羽,争先得之为快者。遂传其方,服之皆谓却病驻景云。

  余考桑叶甘寒,凉血除风,芝麻甘平,养精润燥。夫风燥去,则筋骨自强,精血营而容颜宜泽。用却燥金目病,诚良剂也。乃曰驻景,未免为胡僧所欺。

  释家群居饱食,嗜欲满怀,所图谋远越强人。稍优者狃于空寂,若忘天日。此诗颇不俗,而有生意,又自胡僧得来,不知捉刀谁手。

  卷之三 和阵

  参麦自然饮三十二

  人参麦冬五味当归黄甘草乌梅白芍枣皮煎成,用葛、梨、蔗、藕、茅根、地黄、西瓜,自然汁一杯,入汤服。如非时无有,得人乳、牛乳、石蜜、枣膏亦可。

  此治燥之通剂。

  燥乃阳明秋金之化。经曰: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肺为寒水生源,源止流绝,不能灌溉周身。且或汗,下亡津,或房劳竭髓,或过饵金石,或贪哺酒食,皆能助狂火而损真阴,故化为燥。在外则皮肤皱揭,在内则喘咳烦渴,上则咽焦鼻干,下则肠枯便秘。治宜生津存液,其燥自退。故用参、、麦冬、甘草补气以生津,归、芍、梅、枣,五味辛酸而致液。且津生于自然,当用自然之瓜、梨等汁以为助。液存于温润,更须温润之乳、蜜、枣膏以为养。

  诗曰:自然汁,一二好,花样兼并何处有,有的生脉如归,和着枣梅芍药草。

  卷之三 和阵

  黄连汤三十三

  黄连干姜桂枝甘草人参半夏大枣胸中有热欲呕,胃中有寒作痛,与此汤而愈者,黄连之苦佐以半夏之辛,则苦从辛化,寒者不滞,可以泄上热;姜、桂之温和以参、草之甘,则温从甘缓,热者不燥,可以散中寒。寒热之相用,犹兵法奇正之相倚也。况大枣益胃,又所以热中而靖招摇矣。若早下误下,胸满不痛,渐成痞气,去桂枝,换黄芩,盖病在表,早下误下皆逆矣。下而虚其中,表邪乘之,则阴阳不通如痞象,故曰痞。邪正相搏,抑郁心肺,必烦躁肠鸣、干呕或泄利、谷不化。论因固属虚,见症如斯,虚亦成实尔。故须出桂入芩,从其部而泻之。假无热,只自虚而痞,当塞因塞用,补阵热阵选方,芩连俱用不着。

  诗曰:黄连癖干姜,甘草爱肉桂,偏是枣强人,半夏为知契。

  卷之三

  寒阵

  阳元销阴,阴尽命绝,先筹灭火,再议壮水。汇寒方:

  卷之三 寒阵

  抑阳酒调散一

  独活蔓荆子前胡羌活白芷甘草防风(各二钱)生地黄黄柏防己知母(各三钱)黄芩栀仁寒水石黄连(各五钱)

  昔有人言,阴气一分不尽则不仙,阳气一分不尽则不死。今某纯阳亢极,阴销殆尽,宜尸解羽化,乘彼白云,汗漫游于九垓而不返耳。尚欲少留人世,须亲是药。盖防风、蔓荆、前胡、白芷、羌独活、甘草,升而不降之品,抑其外出,使彼不相犯。知、柏、生地、栀仁、防己、寒水石、黄芩、连,寒而善走之药,迫其直下,而上获少舒。是亦表里双解之法。酒调者,大只暴风客热,睛痛如烙,须以渠为导引,臭味相投,入则可展其长,此反治也。倪氏以是散为丸,救瞳神缩小,人存乎,不问眼。

  诗曰:平羌蔓草香如芷,地柏栀芩仍可喜,连夜风来水石前,独眠不叹无知己。

  卷之三 寒阵

  九味芦荟丸二

  芦荟木香胡黄连川黄莲青皮鹤虱雷丸芜荑(各一两)麝香(二钱)神曲(糊丸,青黛为衣。)

  小儿疳积上眼,此方主之。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