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经大成-k8凯发旗舰

  上症全不为父母姑息,饲以果饼脯醴、肥甘滞腻之物。盖本儿肌理疏,寒暑乘之。真元微,饮食耗之。父母以其纯阳耶,深秋不为裳。父母以其弱耶,盛夏不解衣。既乳矣,恐饥虚,旋饱以饭。既饭矣,觉倦怠,强抱而睡。有独母氏懒憨者,征逐不护持,堤防客忤。母氏贫寡者,风雨不能庇,安问肉糜。甚而后母,嫡母已无生育,爱憎或近人情。一有所出,则金石瓦砾,劳筋饿肤,固其本分。稍不快意,怒迁夏楚,疾之甚于偷儿。父或痴愚而懦,若阿姑,若阿翁,当局无得闻言。又或昏庸而淫,怜其才,怜其貌,知情而不忍言。就使父幸明察,不碍于势要,定畏其悍妒,可怒而不可言。再则幸而严肃,非经商久出,即游学远方,不见不得尽言。而小儿天日无知,幽元不能自言。洎之无惭识,饮恨不敢自言。故百般酸苦,外乘内伤,因循渐积,酿而成疳也。法当根据经曰:清阳发腠理,芎、防、薄、蔓、柴前胡、羌独活且散且升;浊阴出下窍,参、草、二术、泽泻、枳、苓载平载导。进五六剂有效,除羌活、苍、枳、前胡,入郁金、使君子、归、芍,服十余日,俾上下表里各还其位,不反其常,入其彀也。而曰必得蟾蜍、芦荟等丸为治,岂通论乎?诗曰:羌独活,柴前胡,枳壳芎苓参草俱,泽薄蔓防苍白术,肥疳风湿病咸除;败毒散即前九味,方中增减更详推。

  卷之三 散阵

  消风活血汤八

  荆芥蔓荆丹参白芷蒲黄桃仁防风芎红花芍药石斛当归山慈菇土茯苓目赤肿痛有障,岁月不痊。稍减,亦痒涩难耐,此方主之。

  赤痛肿障合见,盖风热流注元府。攻散不如法,徒虚其体,而邪愈深入,故久久不瘥,时痒时痛,是亦风热不制之病也。上方芷、蔓、荆、防,偕红花、桃仁可以疏风,亦可以去热,风热退则痛痒宜罢;芎、归、芍、斛,得参、蒲、山菰、土苓能行血风,更能理湿热,湿热除而赤肿合消。虽然上症男妇常见,经余治数阅月,而卒无能为者。市医一症一方,自张旗鼓,遇此决致双盲。学人知之,毋忽。

  诗曰:红桃白芷蔽青瞳,参斛芎归药用工,荆蔓菰蒲苓化土,防风不出稍惺松。

  卷之三 散阵

  省风汤九

  全蝎半夏防风胆星甘草木香生白附生川乌口眼斜,痰涎上涌,此方主之。

  木必先枯也,而后风摧之。人必先虚也,而后风入之。气虚之人,腠理不密,则外风易袭。血虚之人,肝木不平,则内风易作。是以脏虚中脏,腑虚中腑,脉络虚中脉络。中脏多滞九窍,故口噤失音,目瞑上视,大小便不通。中腑多着四肢,故半身不遂,手足不用,痰涎壅盛,喘声如雷。中脉络为最轻,只口眼斜,沉沉欲睡而已。此盖风满胸中,蒸其津液,结为痰涎,上涌头面。爰用防风、白附、全虫、川乌,以活经络之风痰而正口眼,胆星、半夏、甘草、木香,以疗胸次之风痰而开壅塞焉。服后其风稍减,曰省风。若夫中腑者宜汗,从乎阳也。中脏者宜里,从乎阴也。则又当集思广谋,于各症各阵之方而消息之。

  诗曰:省风汤,选全蝎,夏附川乌胆星列,草木甘香鼓胃中,宁防风壅痰涎塞。

  卷之三 散阵

  小续命汤十

  麻黄杏仁人参黄芩芎芍药甘草防风桂枝附子当归防己古人以此方混治中风,不无精义。盖麻黄、杏仁,麻黄汤也,仲景以治太阳症之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仲景以治太阳症之伤风。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头痛、身热、脊强者,皆在所必用也。人参、甘草,四君子之二也,局方收以补气。当归、芎,四物汤之二也,局方拣以养血。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气虚、血虚者,固在所必需也。风淫末疾,佐以防风。湿淫腹疾,佐以防己。阴淫寒疾,附子佐之。阳淫热疾,黄芩佐之。夫疾不单来,故使药亦兼该也。然当根据易老六经减增,尤为稳便。药行病去,性天自若。故乎为小续命云。

  诗曰:芎桂秋高芩草黄,药炉归制杏麻霜,辽人恭己防风中,附子煎充续命汤。

  卷之三 散阵

  大秦艽汤十一

  秦艽石膏当归芍药羌活防风黄芩生地熟地甘草芎白芷白术茯苓独活细辛风邪散见,不拘一经,故用驱风散热兼而治之。羌活理游风,得防风可以去太阳肢节之风痛。独活理伏风,协甘草可以疗太阴表里之风湿。三阳数变之风,责在细辛秦艽。三阴内淫之风,责在茯苓、白术。阳明之风,白芷驱之。厥阴之风,芎行之。风热干乎气,清以枯芩、石膏,风热干乎血,养以归、芍、二地。若中风暴仆,痰响气粗,此浊邪壅塞咽喉,先以稀涎散吐其痰沫。盖牙皂开关,白矾去污,药只二味,固夺门之神帅也。然能进汤液便止,不可过多。不观凡病患易箦时必有痰,务欲尽逐而去,顷刻毙矣。

  诗曰:大秦艽,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归芍石膏苓草术,风邪散见号通方。

  卷之三 散阵

  桂枝汤十二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头痛发热,恶风自汗,脉缓,太阳中风也,此方主之。

  风之伤人也,头先受之,故头痛。风在表则表实,故发热。风伤卫故恶风,卫伤则津液无以固,故汗出。其脉缓者,卫气不能鼓也。上件皆太阳症,故曰太阳中风。桂枝味辛甘,经曰辛甘发散,乃所以治风。然恐渠走泄真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佐以甘草、姜枣,散而兼和之意。若阳邪去表入里,此投承气之会。忌下、急下,惟明者裁之。

  卷之三 散阵

  麻黄汤十三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太阳伤寒,头痛发热,遍身疼痛,不则恶寒,无汗,脉紧,此方主之。

  足太阳经,起目内,循头背腰,故所过疼痛不利。寒邪外束,阳气不能宣越,故发热。邪在表,不复任寒,故恶寒。寒主闭脏,故无汗。寒气刚劲,故脉紧。麻黄辛温中空,能通腠理而散寒邪,为太阳无汗必用之药。

  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气。乃甘草者,甘以缓之,不致汗出过多。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此方是已。风寒交作,筋急强直,无汗恶风,名曰刚。合前方除杏仁、入葛根主之。

  卷之三 散阵

  小青龙汤十四

  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大枣五味半夏细辛干姜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噎,或喘,此方主之。

  表不解者,头痛、发热、身疼尚在也。发热必渴,饮水过多,水形已散,水气长存,格于心下,水寒射肺,故无物可吐而但有声,曰干呕。或咳、或喘、或唾,皆此故也。爰用麻黄、桂枝、甘草发其表邪,半夏、细辛、干姜散其水气,芍药敛阴,五味收耗。名曰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又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卷之三 散阵

  大青龙汤十五

  即桂枝、麻黄汤加石膏而除芍药也。夫桂枝主中风,麻黄主伤寒。今比人头痛身热,无汗恶寒,脉来不紧而缓,为伤寒且中风矣。欲以桂枝解肌驱风,而不能已其寒。欲以麻黄发汗散寒,而不能去其风。仲景所以合二方而两治之。风寒外感,人身之阳必郁为内热、非质重气轻之物,不足以其化成。此芍药之所以出,而石膏之所以加也。名曰大青龙,其嘘气成云,泮涣而游天池之意乎。

  诗曰:桂枝芍药生姜枣;麻黄杏仁仍桂草;二方相合杏枣除,半辛味入青龙小;大青龙合又不同,去芍加膏功用好。

  卷之三 散阵

  升麻葛根汤十六

  就二物再用芍药、甘草。

  伤寒目痛鼻干,无汗恶寒,发热不眠,阳明经症也,此方主之。

  阳明经脉抵目挟鼻,故目痛鼻干。又经属于胃,寒邪伤则气血为之壅滞,故无汗恶寒,而不能安卧。阳明之药,凉平可使达表,葛根、甘草凉平者也。苦寒可使去热,升麻、芍药苦寒者也。小儿发热壮盛,为痘疹、为风寒莫能的辨,此方亦稳。

  卷之三 散阵

  柴葛解肌汤十七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