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k8凯发旗舰

  尔时具寿而白佛言。凡有苾刍。得阿罗汉果诸漏得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弃诸重担得自己利。尽诸有结。慧善解脱。心得自在。而于六种得胜解脱。所谓一者出离凡俗得胜解脱。二者利诸胜解脱。三者寂静胜解脱。四者贪欲尽胜解脱。五者尽诸最胜解脱。六者不失正念胜解脱。白言。大德。若复有人。发少信心而求解脱。勿作是见。于贪嗔痴而得解脱出离生死。大德。若复有人。发少尸罗出离生死。而求解脱无病恼忧。勿作是见。得尽贪嗔痴。无病忧恼而得解脱。大德。若复有人。为求名利为称誉故。行寂静行而求解脱。勿作是见。得尽贪嗔痴离于爱取。不失正念而得解脱。大德。若有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弃诸重担。获得己利永断诸有。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是彼阿罗汉。得此六种胜解脱。大德。若有苾刍。心得学处。若求无上涅槃善道。不着于色时。彼学处是净尸罗。成就学处调伏诸根。后得漏尽。于无漏心而得解脱。得智解脱。于现前法以自觉知。而证圆满。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时彼罗汉无学尸罗。成就诸根无学。大德。喻如童子幼小心惰乐睡。至于盛少尸罗诸根咸悉成就。后时年老诸根以枯尸罗成就。大德。苾刍亦复如是。若有苾刍。而住学处得心自在。彼求无上涅槃善道。不着于色住于尸罗。诸根调伏。后时尽诸有漏。于无漏心得无漏慧。得解脱命。于现前法已自觉知。而得圆满。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无学尸罗而得成就。已证得果。即见诸色心不攀缘。亦不惑乱。其心正定情无颠倒。善思修习心无增减。有惑乱之事。不能为失正念。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心知诸法。色等诸法不能惑乱。不失正念。安定不散。情无颠倒。善解脱善修习。见生灭法。

  复次喻如城邑聚落。不远有大石山。无有缺漏亦无孔隙。全为一石。或有大风从东面起。其山不动不摇亦不西倾。西南北风亦复如是不动不摇。过去色等如大暴风来于眼前。眼等心识无有颠倒亦复如是。不动不摇。其心安定无有散乱。若得解脱修习善已。见生灭法。复次耳鼻舌身意。能知声香味触等。此之六种惑乱身心。彼能得果不失正念。内情心等不失正念。无有散乱颠倒。善得解脱修集善已。见生灭法。具寿苾刍说是语已。便以伽陀而说颂曰。

  出家解脱者  心无病恼忧

  彼住寂静地  乐尽爱贪欲

  趣解脱尽者  及心不失念

  了知意生法  而心得解脱

  心若得解脱  寂静见谛住

  所作既作了  不应而更作

  如彼大石山  暴风不能动

  色声亦复然  不能为损害

  心意得定者  而见生灭法

  说是颂已。时诸苾刍咸皆有疑。世尊能断一切疑惑。便即白问。世尊。具寿苾刍种何等业。由业力故生富贵家。而于足下有金色毛。每日常食五百种味。九十一劫已来足不踏地。才生诞已。得二十俱胝金钱。后于世尊教中出家修学。断诸烦恼证阿罗汉果。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彼之具寿。积习善业果报成熟。喻若暴流决定自受。汝等苾刍。应知自作自受。广说如余。即说颂曰。

  假令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佛告苾刍。乃往昔时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号毗钵尸应正等觉出现于世十号具足。彼佛有六十二千苾刍前后围绕。游行人间渐至王城。名曰亲意。尔时城中有诸居士子。闻毗钵尸应正等觉与六十二千苾刍前后围绕游行人间来至于此。彼既闻已。皆共往诣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为诸童子善说法要。示教利喜默然而住。

  尔时众童子等从坐而起。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唯愿世尊。许我以四事供养三月安居佛及众僧。尔时世尊默然而许。时诸童子知佛许已。顶礼双足辞佛而去。彼童子等既到城已。于议堂中共相议曰。我等云何供养世尊。若共作一食供养。为人各作食供养。其中或有云。众共作食供养。废其生业田农等事。时众共议。人各依次一日作食供养。即随力所办作食供养。其中有一童子。家贫共母商量。我家贫乏依次办食。云何得办。时母答言。爱子。可于最后而与供养。未至日来随力收办即以充足。既至日已铺以熊皮。如来踏上行至坐处。造五百味饮食供养如来。五轮着地发大誓愿。愿所生之处。常得豪性富贵家生。亦愿我足不踏于地。犹如如来足下有毛四指金色。行愿如佛。当当来世有佛出时誓当供养。

  佛告诸苾刍等。尔时贫童子者。即宝德长者子是。彼于毗钵尸如来所。发誓愿业果成熟。感大富贵。足下有毛作黄金色。从九十一劫以来。不曾以足一踏于地。当生之日有二十俱胝金钱。随其日日从地踊出。即于佛教中出家修学。得阿罗汉果。

  佛告苾刍。若作黑业者当得黑报。若作白业者还得白报。诸杂业者还复如此。汝等苾刍。如杂黑业者。汝不应作。当作白业。如未生怨。为彼恶友提婆达多故。于父王频毗娑罗所。起大恶逆。掷槊打着手指。举国人民共为耻笑谈论。如此恶者为友。未生怨王在胎中时。何不杀却。或时有人谈论。此非是阿阇世王过也。由彼恶友提婆达多过。或有说言。为佛与提婆达多出家不作摈罚致于他方自所安住。或有讥说。佛亦无过。为彼苾刍僧伽不依僧教住持故。如斯众议父王闻已。心不起恶而云。由我先世业故。复有说云。是佛及僧之过。我由此说情怀忧恼。时诸苾刍各生疑心。请世尊曰。何故彼人造过令此受殃。佛告诸苾刍。非但今日有如前事。乃往过去曾亦遭此。汝等谛听。我今为说。乃往古昔有波罗痆斯城王。名梵授。人民安隐富乐丰饶。时彼城中有其二狗。一黑一白。食鞍辔皮绳。于异后时王欲出战告其臣曰。卿速严仗。臣即观见被狗咬破不堪所用。便启王知。王闻生嗔令杀诸狗。城中诸狗既遭杀害。因即逃窜出国去者。时有他国一狗从外而来。见其诸狗怖而逃窜。问言。何意如是。城中诸狗以事具答。报曰。何故不白大王。城狗对曰。谁敢启王。外狗报曰。仁等安住。我于此夜进诣白王。便至王所行步端仪。说伽他曰。

  大王宫中有二狗  一白一黑备色力

  应当诛彼不灭我  诛者不诛非是理

  是时王闻此颂。告诸臣曰。卿等宜应为我觅取说伽他者。将来见我。诸臣访察。谁于夜中为王说颂。而有白言。他国狗来为王说颂。王曰。卿等审推。实是宫中二狗食耶。为余狗吃诸臣集议。王今令推。云何详审。于中有言。何假多论。但取头发安狗口中。若食皮者自当吐出。既安发已。王宫二狗便吐食皮。以事白王。王曰。宜治二狗。余狗无愆。汝等苾刍。于意云何。昔二狗者岂异人乎。今提婆达多阿阇世王是。由彼往昔过失令他受苦。今亦如此。彼等造罪佛僧招过。汝等复听。提婆达多无恩报事。乃往古昔于波罗痆斯城。王名梵授。治化人民。时有一人入山采木。路逢师子。便即逃窜堕落井中。师子奔趁不见其井。遂堕其上。而有毒蛇逐鼠鸱欲拨鼠。此三一时俱堕井内。各起害心欲相啖食。师子曰。今此井中我有势力。能食汝等。然而共在厄难之处。宜息恶心莫相损害。因缘会遇属有猎师。逐鹿至此向下看井。其井中人遂发大声唱言。丈夫。愿见救济。

#佛藏 #四库全书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