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见毗婆沙律-k8凯发旗舰

长阿鋡经。中阿鋡经。僧述多经。殃堀多罗经。屈陀迦经。问曰。何谓屈陀迦经。答曰。除四阿鋡。余者一切佛法。悉名堀陀迦经。四阿鋡中一切杂经。阿难所出唯除律藏。佛语一味分别有二用。初中后说其味有三。三藏亦复如是。戒定慧藏。若是部党五部经也。若一二分别有九部经。如是聚集有八万法藏。问曰。何以名为一味。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涅槃时。于一中间四十五年。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是为一味。若一解脱性复为一味。何谓为二。法藏毗尼藏。何以初中后说。佛初中后说。是谓为三。而说偈言。

  流转非一生  走去无厌足

  正觅屋住处  更生生辛苦

  今已见汝屋  不复更作屋

  一切脊肋骨  碎折不复生

  心已离烦恼  爱尽至涅槃

  复有法师。解优陀那偈。此是如来初说。月生三日中得一切智慧。踊跃观看因缘。说是偈言。

  时法生成就  蹇陀迦中说

  如来临涅槃时敕诸比丘。汝于我法中慎莫懈怠。此是最后说。于两中间。是名中说。问曰。何谓三藏。答曰。毗尼藏修多罗藏阿毗昙藏。是名三藏。问曰。何谓毗尼藏。二波罗提木叉、二十三蹇陀、波利婆罗。是名毗尼藏。问曰。何谓修多罗藏。答曰。梵网经为初。四十四修多罗。悉入长阿鋡。初根牟罗波利耶二百五十二修多罗。悉入中阿鋡。乌伽多罗阿婆陀那为初。七千七百六十二修多罗。悉入僧述多。折多波利耶陀那修多罗为初。九千五百五十七修多罗。悉入鸯掘多罗。法句喻躯陀那伊谛佛多伽尼波多毗摩那卑多涕罗涕利伽陀本生尼涕婆波致参毗陀佛种性经若用藏者。破作十四分。悉入屈陀迦。此是名修多罗藏。问曰。何谓阿毗昙藏。答曰。法僧伽毗崩伽陀兜迦他耶摩迦钵叉逼伽罗坋那只迦他跋偷。此是阿毗昙藏问曰。何谓毗尼义耶。说偈答曰。

  将好非一种  调伏身口业

  知毗尼义者  说是毗尼义

  问曰。何谓种种五篇波罗提木叉。波罗夷为初。五篇七聚罪。是谓为种种戒母。将成坚行宽方便。随结从身口不善作。此是将身口业。是故名毗尼耶。问曰。何谓修多罗。以偈答曰。

  种种义开发  善语如秀出

  经纬与涌泉  绳墨綖贯穿

  是谓修多罗  甚深微妙义

  问曰。何谓发义。答曰。自发义能发他义。问曰。何谓善语。答曰。先观人心然后善语。问曰。何谓秀出。答曰。譬如禾稻秀出结实。问曰。何谓经纬。答曰。以綖织成。问曰。何谓涌泉。答曰。如泉取者众多而无穷尽。问曰。何谓绳墨。答曰。如直绳能去曲木。问曰。何谓为綖。答曰。譬如散花以綖贯穿风吹不散。修多罗者亦复如是。贯诸法相亦不分散。问曰。何谓阿毗昙。以偈答曰。

  有人意识法  赞叹断截说

  长法是故说  是为阿毗昙

  此是阿毗偈也。意识赞叹断截长。此入阿毗义也。问曰。何谓为意。答曰。修多罗句云。有人言极剧意云何。是阿毗意义也。何谓为识。答曰。修多罗句画夜阿毗。此是阿毗识义也。何谓赞叹。答曰。王阿毗王。此是阿毗赞叹义也。何谓断截。答曰。足力阿毗。此是阿毗断截义也。何谓为长。答曰。阿毗于多(汉言长也)此是阿毗长义也。又曰生色界慈心遍观一方毗呵罗(汉言意义)识者。色声乃至触。是识义也。赞叹者。学法无学法世间无上法。此是赞叹义也。断截者。触法成学。是断截义也。长者。大法不可度量阿耨多罗法。是长义也。此义应当知之。又曰昙者法也。何谓为藏以偈答曰。

  智藏藏义味  从义学器者

  我今合一说  藏义汝自知

  此是藏义也

  问曰。何谓为藏。答曰。藏者学。此是法藏也。又修多罗句云。如人执揽与鋘呋而来。此是器义也。今已总说三藏。应当知是二义也。已略说毗尼藏。智藏亦言义器。修多罗亦如是。又曰。阿毗昙者则是藏也。如是已知。复于三藏中。种种因缘指示佛法。语言分别随所薄着。学除甚深相学破合离者。次第文句至义自出。今次第现此三藏。阿毗说曰。阿毗者。意义识义赞叹义断截义出过广义大义无上义。何谓为意。忆持也。识者分别也。赞叹者。常为圣人之所赞叹也。断截者。分别偈也。出过者。过于余法也广者。于诸法中最为广也。大者诸法之最大也。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昙者。举义承义护义。何谓为举。举者。举置众生于善道也。承者。承受众生不令入三恶道也。护者。拥护众生令得种种快乐也。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问曰。藏与阿毗昙。为同为异。答曰同。又问曰。若同者。但云阿毗昙自足。何须复言藏也。答曰。圣人说法欲使文句具足故。更安藏字也。如是三藏义亦尔。又为指示故。为教授故。为分别故。为系故。为舍故。为甚深相故。为离合故。若比丘随所至处。显现如是一切诸义。此是三藏。如是次第威德显现正义。随罪过随比类随教法。随覆见缠名色差别。若人依毗尼为行则得入定。得定便具三达智。此是戒为行本。因三昧故便具六通。若人修学阿毗昙。能生实智慧。实慧既生便具四辩。若人随顺律语得世间乐。何谓为世间乐。净戒之人人天赞善。常受世间四事供养。此世间乐除欲乐。如修多罗说。佛所说我已知之。不宜在家出家学道而得道果。得道果者。戒定慧力也。随逐恶者。皆由无智。无智故佛教妄解。妄解故诽谤如来。作诸恶业自破其身。从此因缘广生邪见。于阿毗昙僻学者。捉心过急。则心发逸所不应思。如修多罗。告诸比丘。有四法。不应思而思。心则发狂。法师曰。如是次第破戒邪见乱心善不善说已。而说偈言。

  具足不具足  随行而得之

  比丘乐学者  当爱重此法

  如是藏义知一切佛语。应当知。何谓为阿含。法师曰。有五阿含。何谓为五。一者长阿含。二者中阿含。三者僧育多阿含。四者鸯堀多罗阿含。五者屈陀伽阿含。问曰。何谓为长阿含。三品中梵网经为初。四十四修多罗悉入三品中。是名长阿含。法师问。云何名之为长。聚众法最多故名为长。又问曰。何谓为阿含。答曰。容受聚集义名阿含。如修多罗说。佛告诸比丘。我于三界中不见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纯是众生聚集处也。以是义故。中阿含亦应知。不长不短故名为中。于十五品。根学修多罗为初。一百五十二修多罗。是名中阿含。七月日出法竟。大德迦叶。修理成就十力法已。于是大地如人欢喜。叹言。善哉善哉。乃彻黄泉六种震动。又种种奇异妙相出现。此是五百大众罗汉初集名也。而说偈言。

  世间中五百  罗汉出是法

  故名五百出  诸贤咸共知

#佛藏 #四库全书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