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k8凯发旗舰

  (石)补心润肾软坚除热盐(专入心肾)。之品类甚多。有生海、(江淮南北)生池、(山西解州)生井、(四川云南)生土、(戎盐)生阶、(光明盐)生石、(石盐)生树、(水盐)生草(蓬盐)之各异。然寒气味则一。盐味咸气寒。加以皂角末同煎。则味又兼微辛。五味惟咸润下。故凡大小便闭者。得此则通。

  五味惟咸走血。故凡血热血痛者。得此则入。五味惟咸入骨。故补肾药。必当盐汤送下。而诸骨筋痛。借此则坚。(骨消筋缓。皆因湿热所致。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譬如生肉易溃。得盐性寒咸则能坚久不坏。时珍曰。肾主骨。咸入骨也。)五味惟咸润燥。而辛又能泄肺。故凡痰饮喘逆。得此则降。(时珍曰。吐药用之者。咸引水聚也。能取豆腐。与此同义。)五味惟咸软坚。故凡结核积聚。得此则消。五味惟咸补心。故凡病因心起而见喜笑不休。则当用此沸饮遏止。(用盐赤而饮。亦水制火之意。)至于痈肿恶毒。眼目暴赤。酒醉颠狂。汤火急迫。凡其因热而起者。无不借此以寒胜热。(主意)而使诸症其悉平矣!但咸虽能走血。多食则血即凝。咸虽下趋。过咸则反水上吐。所以霍乱臭毒头疼腹痛等症。则可引涎上膈而吐之也。水肿如何忌食。恐其以水助水之意也。横生逆生。如何用盐即便缩入正产。(千金方用盐摩产妇腹。并涂儿足底。仍急爪搔之。)以其力有上舒之意也。水蛭蚯蚓及蛊。如何得此即化。以其寓有以水济火之意也。(孙真人治喉中生肉。用绵裹筋头。拄盐揩之。日五六度。圣惠方治帝钟喉风。垂长半寸。食盐频点之。即消。)多食如何口渴。以其渗去胃中津液也。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石)消脏腑热邪固结朴硝(专入肠胃。兼入肾)。即皮硝。生于卤地。刮取。初次煎成为朴。由朴再煎为芒。

  其性最阴。善于消物。故以硝名。其味苦而且辛。凡五金八石。用此俱能消除。况人脏腑积聚乎!然必热邪深固。闭结不解。用以苦咸以为削伐。则药与病符。自不见碍。(时珍曰。硝禀太阴之精。水之子也。气寒味寒。走血而润下。荡涤三焦肠胃实热阳强之病。乃折治火邪药也。好古曰。硝利小便而堕胎。然伤寒妊娠可下者。用此兼大黄引之。直入大腹润燥坚泻热。而母子俱安。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欤。以在下言之。则便溺俱阴。以前后言之。则前气后血。以肾言之。总主大小便难。溺涩闭结。俱为水少火盛。成无己曰。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故用芒硝大黄相须为用也。汪昂曰。丰城尉家有猫。子死腹中。啼叫欲绝。医以硝灌之。死子即下。后有一牛。亦用此法得活。)如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之类。虽其用有大黄。可以除热。然亦不得不假软坚之药耳。若使病非实热。及或热结不坚。妄用承气朴硝等以为消削。其不伤人性命几希。(唐时腊日。赐群臣紫雪红雪碧雪。皆用此硝炼成者。通治积热诸病。有神效。贵在用者的中尔。)但朴硝初煎性急。芒硝久煎差缓耳。大黄为使。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石)泻肠胃实热玄明粉(专入肠胃)。系芒硝再煎而成。其色莹白。辛甘而冷。功用等于芒硝。皆有软坚推陈致新之力。(陈不除则泻痢不止。用宜同大黄推荡。正书所云通因通用之意。若热闭不解。

  亦当用此下夺。)然过多遍。其性稍缓。不似芒硝。其力迅锐。服之恐有伤血之虞耳!(王好古曰。玄明粉治阴毒一切。非伏阳在内不可用。若用治真阴毒。杀人甚速。时珍曰。神农本草言朴硝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盖方士窜入之言。后人因此制为玄明粉。炼多遍。佐以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之。亦有速效。若脾胃虚冷及阴虚火动者。服之是速其咎矣。)若佐甘草同投。则膈上热痰。胃中实热。肠中宿热。又克见其治矣。兼洗眼目消肿。(绣族兄式和用玄明粉搽眼。初觉一二次甚明。召绣同搽。绣揣眼病非热不得用。是因未允。越后族兄屡擦屡坏。始信余言不谬。)忌苦参。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石)解火热利水道寒水石(专入胃肾)。又名凝水石。又名白水石。生于卤地。因盐精渗入土中。年久结聚。清莹有棱而成也。味辛而咸。气寒无毒。书载能治时行大热口渴水肿。盖以性禀纯阴故也。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又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收之。服此治热利水。适相宜耳。(永类方男女转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水煎即利。易简方汤火伤。用寒水石烧研敷。经验方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寒水石半两。白土一分。

  为末。醋调涂。)然此止可暂治有余之邪。及敷汤火水伤。若虚人热浮。其切忌焉。莹白含之即化者真。否即是伪。但真者绝少。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天水)解热消燥雪水(专入胃)。气禀太阴。水极似土。虽于冬时置而不问。然值伤寒阳毒。瘟疫时毒。

  丹毒内炽。并盛夏暑热内淫。而见燥热殆甚者。并可用此调治。(宗曰。腊雪水大寒之水也。

  故治以上诸病。)且能以解烧酒诸毒。是以书载凡治热症。可用块置于两乳之间。且云宋徽宗因食冰过甚致病。医士杨介仍以冰煎诸药以治其源。深得用冰义耳。因知病因冰起。还以冰解之也。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井清上膈热痰孩儿茶(专入心肺)。味苦微涩。性凉无毒。功专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收湿凉血生肌。

  凡一切口疮喉痹。时行瘟瘴。烦燥口渴。并一切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痢。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

  阴疳痔肿者。服之立能见效。出南番。是细茶末入竹筒。理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成。块小润泽者上。大而枯者次之。真伪莫辨。气质莫考。用宜慎之。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兽)凉心平肝熊胆(专入心肝。兼入脾大肠)。味苦性寒无毒。功专凉心平肝。惟其凉心。所以能治心痛疰忤热邪等症。惟其平肝。所以能治目赤翳障。恶疮痔漏等症。且能入脾而治黄胆湿邪。入大肠而治久痢疳湿热。并治小儿风痰壅塞。发作惊痫。要皆除热凉血。而病自愈耳。凡此只可作丸。勿煎汤。通明者佳。(但以米粒之多点水出。运转如飞者良。)性善辟尘。扑尘水上。投胆少许。则尘豁然而开。又取少许。研滴水中。挂如线,直至水底不散者真。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无鳞鱼)鳢鱼肉补脾利水鳢鱼胆泻心脾热治喉痹鳢鱼胆(专入心脾)。即属乌鳢。又名七星鱼者是也。其物伏土胜水。味甘性寒无毒。

  凡人身患十种水气。垂死。可用肉与冬瓜葱白以治。且煮汤浴儿。可以稀痘。(杨拱医方摘要曰。

  除夕黄昏时。用大乌鱼一尾。小者二三尾。煮汤浴儿遍身。七窍俱到。不可嫌腥。以清水洗去也。若不信。但留一手一足不洗。遇出痘时。则未洗处偏多也。此乃异人所传。不可轻易。)胆味书虽载甘。(日华曰。诸鱼胆苦。惟此胆甘可食。为异也。腊月收取。)然尝之终苦。凡喉痹将死者。点入即愈。病深者水调灌之亦可。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蚌蛤)入肝除热磨翳石决明(专入肝)。一名千里光。得水中阴气以生。其形如蚌而扁。味咸气寒无毒。入足厥阴肝经除热。为磨翳消障之品。缘热炽则风必生。风生则血被风阻而障以起。久而固结不解。

  非不用此咸寒软坚逐瘀清热祛风。则热何能祛乎?故本事真珠母丸与龙齿同用。皆取清散肝经积热也。但此须与养血药同入。方能取效。且此气味咸平。入服消伐过当。不无寒中之弊耳。亦治骨蒸劳热五淋。(汪昂曰。能清肝肺故也。)研细水飞点目。能消外瘴。痘后眼翳。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