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纪第四-k8凯发旗舰

①党:党羽。开:导。②取:同娶。与居温:跟她住在温邑。③纳:收容,接纳。④珪:同圭。上尖下方的玉器。鬯(chang,唱):祭祀用的香酒。一说通,装弓的袋子。⑤天王:指周天子。狩:巡狩,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按:此句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羊传》狩作守(同狩)。

二十四年,晋文公卒。

三十一年,秦穆公卒。

三十二年,襄王崩,子顷王壬臣立。顷王六年,崩,子匡王班立。匡王六年,崩,弟瑜立,是为定王。

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①,次洛②,使人问九鼎③。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④,楚兵乃去。十年,楚庄王围郑,郑伯降,已而复之。十六年,楚庄王卒。

①陆浑之戎:戎族的一支,世居陆浑(在秦晋两国的西北),后被秦、晋二国诱而徙之伊川(今河南省伊川县和嵩县东北一带。)②次:临时驻扎。③问九鼎: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相传是夏禹集天下之金所铸,以象征九州。后来成了象征中央王权的国宝。楚庄王问鼎,表现出要取代周王朝的野心。④王孙满应设以辞:意思是准备辞令来回答。事见《左传宣公三年》。

二十一年,定王崩,子简王夷立。简王十三年,晋杀其君厉公,迎子周于周,立为悼公。

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灵王二十四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①。

①弑: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二十七年,灵王崩,子景王贵立。景王十八年,后太子圣而蚤卒①。二十年,景王爱子朝,欲立之,会崩②,子丐之党与争立,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猛为悼王。晋人攻子朝而立丐,是为敬王。

①圣:精明通达。②会崩:正赶上景王逝世。

敬王元年,晋人入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①。十六年,子朝之徒复作乱,敬王奔于晋。十七年,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

①城周:为周筑都城。城,筑城。

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①。

①齐田常句:田常于齐简公四年杀简公,立平公,自任齐相,齐国之政由此归田氏。至周安王时,命田常曾孙田和为诸侯,齐由田氏代替了姜氏统治。事详《田敬仲完世家》。

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四十二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

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①,分有其地。

二十八年,定王崩,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

①三晋:指韩、赵、魏三国。

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①。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①续周公之官职:周公黑肩被周庄王杀了之后,周公之职就空缺了,这时又让桓公来担任周公之官位职事。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

二十四年,崩,子安王骄立。是岁盗杀楚声王。

安王立二十六年,崩,子烈王喜立。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①。

①始周三句:这是太史儋(dān,担)所说的一段预言吉凶祸福的谶语,《史记》中四见,不可信。对这三句的解说历来不一,《会注考证》引中井积德曰:秦祖事周,未别封,是始合也。襄公始列为诸侯,是别也。及西周献地,是复合也。霸王,指始皇一人。若年数少差,固所不论,是谶文之常也。今录于此,以供参考。霸王(wang,旺)者,称霸称王的人。

十年①,烈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显王五年,贺秦献公,献公称伯。九年,致文武胙于秦孝公②。二十五年,秦会诸侯于周。二十六年,周致伯于秦孝公③。三十三年,贺秦惠王。三十五年,致文武胙于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

四十八年,显王崩,子慎靓王定立。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时东西周分治④。王赧徙都西周。

①十年:《会注考证》曰:据《表》,十当作七。②胙(zuo,作):祭祀用的肉。③致伯:送给伯的称号。④东西周分治:周赧(nǎn,上声南)王时,周天子微弱,实际已成傀儡,所以东西周分治,各自为政。东都在巩,西都在洛陽。

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死,有五庶子①,毋适立②。司马翦谓楚王曰:不如以地资公子咎③,为请太子。左成曰:不可。周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疏于周也④。不如请周君孰欲立,以微告翦⑤,翦请令楚(贺)〔资〕之以地。果立公子咎为太子。

①庶子:非王后所生的儿子。②毋适立:没有嫡子可立为太子。适,通嫡。③资:助。④知(zhi,智)困:智谋不利,主意行不通。知,同智。⑤微告:暗中告诉。微,暗中。

八年,秦攻宜陽,楚救之。而楚以周为秦故①,将伐之。苏代为周说楚王曰:何以周为秦之祸也?言周之为秦甚于楚者,欲令周入秦也,故谓周秦也②。周知其不可解,必入于秦,此为秦取周之精者也③。为王计者④,周于秦因善之⑤,不于秦亦言善之,以疏之于秦。周绝于秦⑥,必入于郢矣。

①楚以周为秦:楚国认为周帮助秦。为,助。《索隐》:宜陽,韩也,秦攻而楚救之,周为韩出兵,而楚疑周为秦,因加兵伐周。②周秦:《索隐》:周秦相近,秦欲并周而外睦于周,故当时诸侯咸谓周秦。③精者:指精妙之计。④计:考虑,打算。⑤于:为。⑥绝于秦:与秦断交。

秦借道两周之间①,将以伐韩,周恐借之畏于韩,不借畏于秦。史厌谓周君曰: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之敢绝周而伐韩者②,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质使之楚③?秦必疑楚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曰韩强与周地④,将以疑周于秦也⑤,周不敢不受。秦必无辞而令周不受,是受地于韩而听于秦。

①两周之间:东周与西周之间,为秦伐韩必经之路。②绝:横过,穿过。③发:派出。质:人质。④强(qiǎng,抢):强行,竭力坚持。⑤疑周于秦:使周被秦怀疑。

秦召西周君,西周君恶往①,故令人谓韩王曰:秦召西周君,将以使攻王之南陽也,王何不出兵于南陽?周君将以为辞于秦②。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踰河而攻南陽矣③。

①恶往:不乐意前往。②以为辞:拿它作为托辞。③踰:越过,渡过。

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说韩王曰:西周故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宝。王案兵毋出①,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

①案:压住,止住。

王赧谓成君①。楚围雍氏,韩征甲与粟于东周②,东周君恐,召苏代而告之。代曰:君何患于是。臣能使韩毋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曰:子苟能③,请以国听子。代见韩相国曰:楚围雍氏,期三月也④,今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⑤。今相国乃征甲与粟于周,是告楚病也。韩相国曰:善。使者已行矣。代曰:何不与周高都?韩相国大怒曰:吾毋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故与周高都也?代曰:与周高都,是周折而入于韩也,秦闻之必大怒忿周⑥,即不通周使,是以高都得完周也⑦。曷为不与⑧?相国曰:善。果与周高都。

①王赧谓成君:《集解》引徐广曰:《战国策》曰:韩兵入西周,西周令成君辩说秦求救。当是说此事而脱误也。按:今本《战国策》无徐广所引一段。②征:求。③苟:如果。④期:约期,预期。⑤病:疲。⑥忿:怨恨。⑦:同弊,破旧的。完:完整的。⑧曷: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白话史记 #二十四史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