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剩义-k8凯发旗舰
经曰: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歧伯之对,极为详明。后之论者,乃为疟病皆起于少阳。缘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进而与阴争则寒,退而与阳争则热,此解相沿已数百年。初阅之似亦近理,细思之颇为不然。盖疟有一日一作者,有间日一作者,有三日一作者,轻重悬殊,岂得谓之皆在少阳乎!且进而与阴争,退而与阳争,谁进之而谁退之,岂病之自为进退乎!当其寒也,鼓颔战栗,固属病进。及其热也,谵语神昏,岂得谓之病退乎!细绎经文,乃恍然大悟。经曰: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间,邪气与卫气并居。此明明说暑热之气先入于内,后受风寒,包裹热邪,是热邪在里,寒邪在外也。及其与卫气同发,先发在外之寒邪,故先寒。次发在内之热邪,故后热。至得汗之后,风热渐解,故寒热俱平。则有寒有热,乃邪之循序而发,而非进与阴争、退与阳争,断断然矣。其一日一作者何也?邪在卫也。经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内外相搏,是以日作。此言卫气行于人身,一日一周,邪气与卫气同行,故疟亦一日一作也。其间日一作者何也?邪在营也。经曰:邪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邪气在于营分,则虽卫气独发,而邪气在内,不与之并行,更历一周,而邪气始与卫气相遇,故疟亦间日一作也。其三日一作者何也?邪在腑也。经曰: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可知人之一身,由卫而营,由营而腑,自表及里,自有一定次第。邪气在腑,已入第三层,故疟亦三日一作也。治之之法,当先投辛温,解其外裹之寒;更进辛凉,清其内蕴之热;俾得邪从汗出,而病可霍然。至于在营在腑,按经投剂,方有端绪。雄于前贤,无能为役,何敢自矜独得,妄议古人;然释经辨症,不得不细细推敲,谁谓医为小道,《内经》易读乎!初发寒邪,宜辛温解散,辟寒散主之。
辟寒散
(自制)
川芎(八分)防风(一钱)白芷(五分)广皮(一钱)半夏(一钱五分)
羌活(一钱)秦艽(一钱)枳壳(一钱)苏梗(一钱)姜(三大片)
次发热邪,宜辛凉解散,清暑散主之。
清暑散
(自制)
薄荷叶(二钱)青蒿梗(一钱五分)石斛(三钱)贝母(二钱)葛根(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豆豉(三钱)杏仁(三钱)淡竹叶(二十张)
寒热俱重,体盛脉实者,交加散主之。虚人禁用。
交加散
(自制)
附子(七分)石膏(五分)羌活(一钱)防风(一钱)广皮(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葛根(二钱)豆豉(三钱)薄荷(一钱)藿香(一钱)姜皮(八分)荷叶(一角)
疟邪在营,间日一作者,和营双解散主之。
和营双解散
(自制)
当归(二钱)柴胡(一钱)葛根(二钱)广皮(一钱)半夏(一钱五分)贝母(二钱)茯苓(二钱)防风(一钱)薄荷(一钱)苏梗(一钱)姜皮(八分)河井水煎服。
大疟在腑,三日一作者,返正汤主之。
返正汤
(自制)
当归(二钱)茯苓(二钱)白术(一钱)炮姜(五分)葛根(二钱)
广皮(一钱)半夏(一钱五分)贝母(二钱)砂仁(一钱)青皮(一钱)
大疟日久,正气虚而邪未解者,斑龙托里汤主之。
斑龙托里汤
(自制)
陈鹿胶(一钱五分角霜炒)制首乌(二钱)当归(二钱)茯苓(二钱)白术(一钱)广皮(一钱)半夏(一钱五分)贝母(二钱)砂仁(一钱)党参(四钱)
苏梗(一钱五分)大枣(二枚)姜(三片)
冬令受寒,伏藏于肾,春夏举发,寒变为热,先热后寒,名曰温疟,清正散主之。
清正散
(自制)
青蒿梗(一钱五分)薄荷(一钱)广皮(一钱)贝母(二钱)葛根(二钱)
山栀(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豆豉(三钱)杏仁(三钱)茅根(五钱)
肺素有热,阳气盛而不衰,故但热而不寒,令人消烁脱肉,名曰瘅疟,玉露散主之。
玉露散
(自制)
玉竹(四钱)花粉(二钱)沙参(四钱)麦冬(二钱)石斛(三钱)
贝母(二钱)杏仁(三钱)茯苓(二钱)山药(三钱)梨(三大片)
卷三 疟
附:疟症门诸方
白虎加桂枝汤
治疟身热不寒,骨节烦疼,渴而作呕。
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二合)桂枝(三两)每用五钱,水煎服。
蜀漆散
治疟之寒多热少者。
蜀漆(烧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研为末,未发前浆水服半钱。
牡蛎汤
治牝疟。
牡蛎(四两)麻黄(四两)甘草(二两)蜀漆(二两)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煎取二升,分温服。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
治疟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人参(三两)黄芩(三两)甘草(三两)栝蒌根(四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二两)水一斗二升,煎六升,分温服。
柴胡桂姜汤
治疟寒多微热,或但寒不热。
柴胡(八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黄芩(三两)花粉(四两)
牡蛎(二两)甘草(二两)水一斗二升,煎取六升,分温服。
鳖甲煎丸
治久疟结为瘕,名曰疟母。
鳖甲(十二分)乌扇(三分)黄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妇(三分)
干姜(三分)大黄(三分)白芍(五分)桂枝(三分)葶苈(三分)石苇(三分去毛)浓朴(三分)丹皮(五分)瞿麦(二分)紫葳(三分)半夏(二分)
人参(一分)虻虫(五分)阿胶(三分炙)蜂房(四分炙)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桃仁(二分)共研末,先用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升,浸灰,候酒尽一半,滤去灰,纳鳖甲于中,先煮极烂,取汁和药末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桂枝黄芩汤
和法中兼解表热。
柴胡(一两二钱)黄芩(四钱五分)人参(四钱五分)甘草(四钱五分)半夏(四钱)石膏(五钱)知母(五钱)桂枝(一钱)水煎,分温服。
人参柴胡引子
和法中略施攻里。
人参柴胡黄芩甘草大黄当归白芍(各等分)每用三钱,加生姜一片煎服。
柴朴汤
治疟起于暑湿,兼有食滞者。
柴胡(一钱)独活(一钱)前胡(一钱)黄芩(一钱)苍术(一钱)
浓朴(一钱)陈皮(一钱)半夏(一钱)茯苓(一钱)藿香(二钱)
甘草(三分)姜(三片)
祛疟散
治疟表里之邪已透,而中气虚弱者。
黄(一钱六分)人参(一钱)茯苓(二钱)白术(一钱)砂仁(一钱)
草果(五分)陈皮(一钱)五味(五分)甘草(五分)乌梅(二枚)枣(二枚)
姜(三片)
二术柴胡汤
统治诸疟,视其表里寒热之轻重,酌量加减。
白术(一钱)苍术(一钱)柴胡(一钱)葛根(二钱)广皮(一钱)甘草(五分)枣(二枚)姜(三片)
小柴胡汤
治少阳疟,量病加减。
柴胡(一钱)半夏(一钱)人参(一钱)甘草(五分)黄芩(一钱)枣(二枚)姜(三片)
半夏散
治痰疟热多寒少,头痛作吐,面色带赤者。
半夏(一分)藿香(一分)羌活(一分)川芎(一分)牵牛(半分)研细末,每用三钱,食后白汤调下。
四兽饮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