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节注类编-k8凯发旗舰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脏之气也。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者死,赤如ht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现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背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现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蒌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此言脏性所欲之味,则能相助,与脏气相合也。若五脏所生五气,而现五色,即五行之光华,故必与脏象相符。其如草兹、枳实等者,干枯沉晦,为死气也;如翠羽、鸡冠等者,鲜明润泽,为生气也。皆如缟裹者,内充勿露也,露则病矣。而色味亦各当其脏性。而内外相应者,已详注四诊门矣。
卷二 阴阳脏腑总论
经解
《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
此言气病,而不涉于血也。脏腑部位,各有不同,其生化气血,各有功能所主,若气或抑郁亢陷,不得调达,则各脏腑现病皆不同,其与血病又异,诸义详病证门。
卷二 阴阳脏腑总论
经解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为五并,虚而相并者。
气一则动志,志一则动气,此言由志一动气,而致气一动志也。并者,即一之义,谓精气并注一处而不舒和也。以志一动气而气虚,则他处精气归并之,则又一而动志,乃现悲、喜、忧、畏、恐之情状。盖情欲由心志所生,而志气本是一物,而体用二也。其虚而相并者,亦如水向低流之理也。
卷二 阴阳脏腑总论
经解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脏具五行之性,而各有所欲、所恶之气味不同,凡用药当投其所欲,而避其所恶。若用相制之法,则当反之。如非制法而犯其所恶则伤,故如热邪伤心,寒邪伤肺,风邪伤肝,湿邪伤脾,燥邪伤肾也。
卷二 阴阳脏腑总论
经解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太极动静而生阴阳,阴阳变化而成五行,必有神明主宰乎中。而人赋形具体,而主于心者,曰神、曰魄、曰魂、曰意、曰志,由一心所化,而为五行之神,藏于五脏者也。五脏为根本,躯体为枝叶,而脉、皮、筋、肉、骨由脏气所生,故各归根本所主也。
卷二 阴阳脏腑总论
经解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为五脏之脉。
津液由脾胃化谷气而生,充养周身,津为阳,液为阴,及其动而出也,则由各脏发泄,而五脏亦有阴阳,如心脏为阳,其汗为津。故曰: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是心为阳而主表,肾为阴而主里,则津液阴阳之分,余皆可知矣。若脉象义理,详四诊门。
卷二 阴阳脏腑总论
经解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此言五脏受邪,逆传克贼,故至于死也。受气,谓受邪气于其所生者,子能令母实也。气舍,谓生气舍于母。舍者,藏而不出,谓母无生我之气,而我反受子之邪气。既受,则传之我所胜者,如肝传脾之类,如是逆传,至胜我之脏,如肺胜肝之类,则邪仍必归我,而本脏气绝则死,故曰此气之逆行也。盖母本先虚,无气生我,而我失养,故子反以邪气归我,乃传之所胜,如是逆传,至胜我之脏,则邪仍归我,气绝而死。此乃脏气久虚之人,故一受邪气,即逆行互克,以至于死。如斯者,察其邪至何脏,以十二时分作五分,计其邪传至我不胜之脏时分则死,此可占其死之早暮也。
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此言五脏病邪传其所胜,即如肝传脾之类。传遍五脏,则气绝而死。其死或三月、六月、三日、六日者,以其正有强弱,邪有重轻,故其死有迟早也。别于阳者,阳经至腑也;别于阴者,阴经至脏也。外邪饮食之病,由阳而入,故别其阳,知病或从外邪,或从饮食而来也。如其邪由阴经至脏,或由阳传阴,或内伤五脏,其病则重,而关生死。若五脏之气,相生相助,可生;若相乘相克,即死。其死生之迟速,即可察此以期之,故此言知至其所困笃而死也。
卷二 阴阳脏腑总论
经解
《灵枢·脉度篇》曰: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上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五脏之气上通七窍,而知其和否在心也。腑阳脏阴之气周流,外贯十二经络。外邪由经络而入腑脏,内伤自脏腑以及经络。外邪为实,内伤为虚。虚中之实,食积伤也;实中之虚,邪强正弱也;虚中之虚,情欲伤也;实中之实,邪正俱盛也。是故脏腑受病,则阴阳气血不和,诸窍窒塞,经脉稽留。阳脉不和,则气结成痈;阴脉不和,则血留而瘀。甚则阴阳各不相营,即成孤阳独阴,阳不营于阴,名曰关;阴不营于阳,名曰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食不能下。夫人迎之脉,主六腑之阳:寸口之脉,主五脏之阴。故脉论言人迎脉至四盛以上为格,寸口脉至四盛以上为关。此以阴阳各不相营而成关格,而曰阳太盛、阴太盛,则其人迎、寸口之脉,亦必倍盛,而成孤阳独阴,故不得尽天年之期而死也。《难经》单以寸口之脉覆溢为关格,名真脏脉,其人不病而死,是阳偏亢脉上溢也,阴偏亢脉下覆也。偏亢则偏绝,是分关与格为两证,与《内经》以阴阳俱盛,各不相营为关格一证者,义有不同,而实发《内经》未发之理也。由是可知一病而有三证之异也。
卷二 阴阳脏腑总论
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