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考-k8凯发旗舰
中风,体肥痰盛,口不渴者,此方主之。
南星,燥痰之品也。曰体肥,曰痰盛,曰不渴,则宜燥也可知矣,故以南星主之。而必入于牛胆者,制其燥也。佐以木香者,利痰气也。
卷一 中风门第一
省风汤
防风(去芦)半夏(姜制,各一钱)全蝎(二钱)胆南星炙甘草生白附生川乌中风,口眼僻,痰涎壅盛者,此方主之。
风涌其痰,干于面部,则口眼僻;塞于胸中,则痰涎壅盛。是方也,防风、白附、全蝎、川乌,可以活经络之风痰而正口眼;南星、半夏、甘草、木香,可以疗胸次之风痰而开壅塞。方名曰省风者,省减其风之谓也。
卷一 中风门第一
改容膏
蓖麻子一两真冰片三分共捣为膏。寒月加干姜、附子各一钱。
中风,口眼僻在左,以此膏敷其右;僻在右,以此膏敷其左。今日敷之,明日改正,故曰改容。若以蜣螂、冰片敷之,或以血、冰片敷之,皆良。盖此三物者,皆引风拔毒之品也,佐以冰片,取其利气而善走窍;佐以姜、附,取其温热而利严寒,此惟冬月加之,他时弗用也。
卷一 中风门第一
小续命汤
麻黄(去节)人参(去芦)黄芩(酒炒)芍药(酒炒)川芎炙甘草杏仁(去皮,炒)
分)
古人以此方混治中风,未详其证。昆谓麻黄、杏仁,麻黄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中风。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头疼、身热、脊强者,皆在所必用也。人参、甘草,四君子之二也,《局方》用之以补气;芍药、川芎,四物汤之二也,《局方》用之以养血。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气虚、血虚者,皆在所必用也。
风淫末疾,故佐以防风;湿淫腹疾,故佐以防己;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阳淫热疾,故佐以黄芩。盖病不单来,杂揉而至,故其用药,亦兼该也。
热者,去附子,用白附子;筋急语迟、脉弦者,倍人参,加薏苡、当归,去黄芩、芍药以避中寒;烦躁、不大便,去附、桂,倍加芍药、竹沥;日久大便不行、胸中不快,加枳壳、大黄;语言謇涩,手足颤掉,加石菖蒲、竹沥;口渴,加麦门冬、栝蒌、天花粉;身疼、发搐,加羌活;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角;汗多,去麻黄;舌燥,加石膏,去附、桂。
卷一 中风门第一
大秦艽汤
秦艽(去芦)石膏(生用)当归(酒洗)芍药(酒炒)羌活(去芦)防风(去芦)黄芩(酒炒)生(洗去土,音胡,即生地)熟甘草(炙)川芎(洗)白术(酒炒)
白芷茯苓(去皮)独活(各一钱)北细辛(去土,五分)
中风,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此方主之。
中风,虚邪也。许学士云: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用驱风养血之剂兼而治之。用秦艽为君者,以其主宰一身之风,石膏所以去胃中总司之火,羌活去太阳百节之风疼,防风为诸风药中之军卒。三阳数变之风邪,责之细辛;三阴内淫之风湿,责之苓、术。去厥阴经之风,则有川芎;去阳明经之风,则有白芷。风热干乎气,清以黄芩;风热干乎血,凉以生。独活疗风湿在足少阴,甘草缓风邪上逆于肺。乃当归、芍药、熟者,所以养血于疏风之后,一以济风药之燥,一使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也。
卷一 中风门第一
三化汤
浓朴(姜汤炒)大黄(酒浸)枳实(麸炒)羌活(等分)
中风,二便数日不利,邪气内实者,以此方微利之。
大黄、浓朴、枳实,小承气汤也。上焦满,治以浓朴;中焦满,破以枳实;下焦实,夺以大黄;用羌活者,不忘乎风也。服后二便微利,则三焦之气无所阻塞,而复其传化之职矣,故曰三化。此方惟实者可用,虚者勿妄与之;若实者不用,则又失乎通达之权,是当大寇而亡九伐之法矣,非安内之道也。
卷一 中风门第一
泻青丸
龙胆草川芎栀子(炒黑)当归(酒洗)大黄(酒蒸)羌活防风等分中风,发热,不能安卧者,此方主之。
肝主风,少阳胆则其腑也。少阳之经行乎两胁,风热相干,故不能安卧;此方名曰泻青,泻肝胆也。龙胆草味苦而浓,故入厥阴而泻肝;少阳火实者,头角必痛,故佐以川芎;少阳火郁者,必生烦躁,故佐以栀子;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势不容易以治,故又夺以大黄。用当归者,培养乎血,而不使其为风热所燥也。复用乎羌活、防风者,二物皆升散之品,此
卷一 中风门第一
活络丹
胆南星川乌(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各六两)地龙(去土,火干)乳香(去中风,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经络中有湿痰死血,此方主之。
南星之辛烈,所以燥湿痰;二乌之辛热,所以散寒湿。地龙,即蚯蚓也,湿土所生,用之者何?《易》曰:方以类聚。欲其引星、乌直达湿痰所聚之处,所谓同气相求也。亦《内经》佐以所利,和以所宜之意。风邪注于肢节,久久则血脉凝聚不行,故用乳香、没药以消瘀血。
卷一 中风门第一
蠲痹汤
黄(蜜炙)防风(去芦)羌活赤芍药(酒炒)姜黄(炒)当归(酒炒,各二钱五分)甘草(炙,五分)
中风,表虚,手足顽痹者,此方主之。
《内经》曰: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故用黄以实表气;然黄与防风相畏,用之者何?洁古云:黄得防风而功愈速,故并用之,欲其相畏而相使耳。羌活驱散风邪,得当归不至燥血;姜黄能攻痹血,得赤芍足以和肝;复用甘草调之,取其味平也。
卷一 中风门第一
防风通圣散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炒)麻黄(去节)大黄(蒸)芒硝连翘薄荷栀子(炒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者,此方主之。
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刘守真氏长于治火,此方之旨,详且悉哉!
卷一 中风门第一
史国公药酒方
防风(去芦)秦艽(去芦)油松节虎胫骨(酥炙)鳖甲(醋炙)白术(各二两,炒)
皮,姜炒,各三两)苍耳中风之久,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手足拘挛,不堪行步,痿痹不仁者,此方神良。
语言謇涩,风在舌本也;半身不遂,邪并于虚也;手足拘挛,风燥其筋也;不堪行步,风燥而血不濡也;痿痹不仁,风而湿也。是方也,干茄根、苍耳子、羌活、秦艽、防风、松节、萆、蚕砂,可以去风,亦可以去湿,风去则謇涩、拘挛之证除,湿去则不遂、不仁之患愈;当归、牛膝、杜仲、枸杞,所以养血,亦所以润燥,养血则手得血而能摄,足得血而能步,润燥则筋得血而能舒矣。若虎骨者,用之以驱入骨之风;白术者,用之以致冲和之气,风
卷一 中风门第一
丸
草(不拘多少)
此草处处有之,其叶似苍耳,对节而生,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来晒干,铺入甑中,用好酒层层匀洒,蒸之复晒,如此九次,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无灰酒下。
病患骨节疼痛,缓弱无力,此方主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