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通俗伤寒论-k8凯发旗舰
【荣斋按】本节俞氏所讲的“病因”,引申渊博,为全书中最突出的一篇。但由于头绪繁复,因而失去了重心,把“伤寒类症的痉”与“伤寒变症的痉”混在一起。本篇章节,既然是“伤寒坏证”中的“伤寒转痉”,则所述者,应该是“伤寒变症的痉”,而不是“伤寒类症的痉”了。这一点,吴坤安《伤寒指掌》里分析得比较清楚,他说:“如太阳未曾表汗而发痉,明系风湿之邪,混扰于太阳,风湿相持而不解,则湿热交并,留滞经络,营卫不和,津液不行,筋脉失所养而作也。此是伤寒类症,非伤寒变症也。其证背反张,头摇口噤,项强拘急,转侧艰难,身热足冷。当审其风湿甚者,则有汗而为柔痉,风寒甚者,则无汗而为刚痉。若伤寒过表,汗多而成痉,乃是伤寒变症;治分两途。盖汗多则血液干枯,筋无所养而痉作也。非湿非风,不得妄施前药。
故凡伤寒汗下后。痈疽溃脓后、妇人新产后,而见身体角弓反张,手足挛搐者;多是气血大亏、液不荣筋所致。治法汇均以八珍汤加枸杞、川断、钩勾、桂枝主之,以养筋脉,不可纯作风治。”这样的论证处治,我意认为很合理,不知俞氏何以下采取?廉臣先生勘语,也只引了吴鞠通的痉病九大纲,而不及吴坤安这条说法,是必有故。现下、根据本节题意,我认为俞氏把伤寒类症的痉混入本节,是不够恰当的。这些直觉的体会,特提请国内学人讨论。
第十章·伤寒坏证
第二节·伤寒转厥
【因】厥有二症。曰阳厥。曰阴厥。阳厥者。热厥也。必先自三阳传入阴分。故初起必因头痛发热。自浅入深。
然后及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证由邪热内结。或伏阳失下之所致也。阴厥者。寒厥也。
初无三阳传经实热等证。仲景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证】阳厥证初起。必头痛发热。然后入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症必便结躁烦。
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吴云峰云。阳厥者。外感六淫初起。头疼身热。口干脉数。或变乍凉乍冷。
有似阴证。但寒不过肘膝。冷不过一时。大便闭结。目红溺赤。此热邪入里。气血不得宣通。所谓阳极发厥。火极似水也。阴厥证。畏寒厥冷。腹痛吐泻。战栗不渴。脉沉无力者。此阴寒厥逆。独阴无阳也。故为阴厥。吴云峰云。阴厥者。素有内寒。或食凉物。或中寒邪。或因病后自汗自利。变而身寒厥冷。倦卧不渴。面青溺白。脉沉细迟。忽然烦躁不宁。欲坐卧泥水井中。此阴极发躁。阴竭似阳也。脏厥证。仲景曰。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其人必心腹痛。
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证。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成无己云。蛔厥虽厥而烦。
蛔吐已则静。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患脏寒胃虚。故宜与乌梅丸。温脏安蛔。此仲景之论厥也。
至于《内经》论厥则不同。以猝然倒仆。昏冒不知人。手足冰冷。色脱口噤。状若中风。但无歪斜搐搦之异。夫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景岳云。凡厥之将作。则寒热麻痹。必先由手足而起。卒然仆倒。手足冰冷。面色不泽。昏冒不知。牙关紧闭。或六脉沉伏。状若中风。而无痰声搐搦之异。
【脉】凡伤寒阳厥。脉沉有力。阴厥脉沉无力。李士材云。阴厥脉沉弱。指甲青而冷。阳厥脉沉滑。
指甲红而温。脏厥脉微而厥。寸口脉沉实滑大。为痰气食厥诸有余之证。微濡而弦。为阴阳虚厥诸不足之证。
大小无常为尸厥。沉细无力为蛔厥。浮大者风。紧细者寒。芤数暑热。促急瘴湿。涩滞血逆。无脉脱元。
【治】阳厥厥微则热亦微。宜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厥甚热亦甚。宜承气汤。
或三黄石膏汤。中寒阴厥。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回阳等汤。寒厥三建汤(川乌、附子、天雄、生姜水煎。)加人参。热厥人参白虎汤。(荣斋按。《内经》的论厥。着重是在元气。所以热厥当补阴。
寒厥当补阳。《伤寒》的论厥。辨在邪气。所以寒厥宜温。热厥宜清。甚至可以攻下。这里是根据《伤寒论》而辨证施治的。)蛔厥理中汤。加乌梅炒花椒。煎厥因于烦劳过度。阳气外张。阴精内竭者。宜六味地黄汤加知母、黄柏、龟版。因于元气虚衰。不能收摄阴火。而昏昧卒仆发厥。脉软数者。宜黄人参汤(人参、黄、生地、麦冬、五味子、天冬、黄柏、炙甘草。)薄厥因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宜犀角地黄汤。加消瘀降气之品。或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青皮、陈皮、茯苓、白芷、乌药、甘草。)痰厥者。忽然气闷痰鸣。吐涎肢冷。脉见沉滑。重者不醒。为痰中。轻者渐醒为痰厥。
宜导痰汤。(制半夏、制南星、枳实、茯苓、陈皮、甘草、姜。)或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尸厥因冒犯不正之气。如登入庙。吊死问丧。猝中恶气。忽然肢冷口噤。昏晕妄言。则为尸厥。治以苏合香丸。
姜汁调灌之。更宜醋炭薰鼻即醒。气厥之证有二。气虚气实。皆能为厥。实则形气愤然。卒倒肢冷。
口无涎沫。其脉沉弦或伏。治宜顺气调肝。四磨饮。乌药顺气汤之类。与中风身温多痰涎者大异。
虚则形气索然。色青脉弱。肢体微冷。治当大补元气。如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皆可选用。血厥之证亦有二。血逆血脱。皆能为厥。逆则因产后适有恚怒而见者。血从气逆。必先调气。与薄厥相似。气行则血亦行。重者、宜桃仁承气汤。血脱如大吐大崩。或产后恶露过多不止。则气随血散。卒仆无知。宜先掐人中。或烧醋炭。
以收其气。急服独参大剂。血脱益气之法也。(荣斋按。血逆而厥。可用白薇汤。──白薇一两、当归一两、人参、甘草各一钱。水煎服。)因醉得者为酒厥。宜葛花解酲汤。因饱得者为食厥。如饮食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恼怒。食填胸中。胃气不行。须臾厥逆。名曰食厥。证必昏迷不醒。
肢不能举。气口脉形急大。或沉伏为辨。先以盐汤探吐。吐不出者危。再以和平消导治之。如二陈汤加枳、朴、楂、曲。又有男女交接而厥脱者。多致不救。男子名脱阳。宜参附汤加鹿茸。其死后阳事不倒。女子名脱阴。宜参附汤。合龟鹿二仙胶。或梦中遗泄而脱者。名脱元。其阳必举。精必遗泄。
形容犹带喜笑。体温者。宜参附汤。加熟地。急煎灌救之。体冷则不治矣。
【秀按】《内经》所谓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必肢冷脉沉微数。或虽数无力。然似热非热之证尤多。故凡手足逆冷。而脉证无实热者。即寒厥也。宜益元汤。附子理中汤。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必先多热。脉沉滑而数。
畏热喜冷。或烦躁便闭。形证多昏冒。因乘醉入房。湿热下陷。酒气悍。肾水日衰。阳气独盛。阴水渐涸。
令人发厥。宜壮水之主。六味地黄汤。以足三阳起于足趾之端。足三阴聚于足心之下。故热厥必从足下始。而阴虚之病。足心多热也。寒厥必起于足五趾。而上行于膝。所以阳虚之病。四肢多不温也。故寒厥补阳。热厥补阴。正合王太仆壮水之主。以制阳亢。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也。《经》云。血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