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k8凯发旗舰
问。信受毁谤此宗镜法。罪福何重。
答。此乃群贤之父。诸佛之母。万善由生。信谤岂不获报重耶。所以法华经云。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圣贤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起信钞云。若谤此法。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宗镜录卷第九十四
引证章第三
夫所目宗镜。大旨焕然。前虽问答决疑。犹虑难信。上根才览。顿入总持之门。中下虽观。犹堕狐疑之地。今重为信力未深。纤疑不断者。更引大乘经一百二十本。诸祖语一百二十本。贤圣集六十本。都三百本之微言。总一佛乘之真训。可谓举一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一一标宗。同龙宫之遍览。重重引证。若鹫岭之亲闻。普令眠云立雪之人。坐参知识。遂使究理探玄之者。尽入圆宗。寻古佛之丛林。如临皎日。履祖师之阃域。犹瞰净天。大觉昭然。即肉眼而圆通佛眼。疑情豁尔。当凡心而显现真心。可谓现知。指法界于掌内。便同亲证。探妙旨于怀中。
大般若经云。一切如来。同在一处。自性清净无漏界摄。又云。三世诸佛住十方界。为诸有情宣说正法。无不皆用本性空为佛眼。离本性空。无别方便。释曰。本性空者。即是自性清净心。本性即自性。空。即清净义。此心则凡圣本有。今古常然。众生不知。诸佛因兹指授。含灵现具。祖师为此相传。故云离此别无方便。
大方广佛华严经颂云。言词所说法。小智妄分别。是故生障碍。不了于自心。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想。增长一切恶。
大涅槃经云。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是众生速得解脱。又云。道者。虽无色像可见。称量可知。而实有用。善男子。如众生心。虽非是色。非长非短。非粗非细。非缚非解。非是见法。而亦是有。
宝积经云。一切法虚妄如梦。以唯念故。又云。自为洲渚。自为归处。法为洲渚。法为归处。无别洲渚。无别归处。释曰。起信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故知所向皆心。岂有归处。住自境界。无别方所。法华经偈云。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释曰。若入一心一相之门。尚无常住之法。岂有起灭之缘。自然不动如山。心安如海。可谓菩萨行处。诸佛所居矣。故华严经颂云。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
大集经云。云何菩萨修心念处。观是心性。不见内入心。不见外入心。不见内外入心。不见阴中心。不见界中心。既不见已。作是思惟。如是心缘。为异不异。若心异缘。则一时中。应有二心。若心即缘。不应复能观于自心。犹如指端。不能自触。心亦如是。作是观已。见心无住。无常变异。所缘处灭。又云。不见一法。一法相貌。一法光明。若如是见。是名佛法之正见。
圆觉经云。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又云。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释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者。以幻无定相。自性常离。离即空也。即一切凡圣垢净万法。皆同幻如空故。何用更作方便而求离。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者。当离之时。全成大觉。即离即觉。平等一照。既无前后。岂有渐次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