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k8凯发旗舰
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摄。从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修具足。故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譬众川入海。才入一滴。即称周大海。无始无终。若余百川水之极深。不及入大海之一滴。即用三乘中修多劫。不及一乘之一念。又此时劫不定。或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一生即无量生。无量生即一生。如十玄门。时处无碍。又大乘明一念成佛义有二。一者。会缘以入实。性无多少故。明一念成佛。二者。行行才满。取最后念。名为一念成佛。如人远行。以后步为到。若一乘明一念成佛者。如大乘取后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后即初。初念即是成。何以故。以因果相即。同时相应故。欲论其成者。成复成。成复成也。众生欲在后成者。在后复在后。在后复在后也。今举一念成者。即与佛同位。未具究竟故。复有浅深之殊矣。如人始出门。及以久游行他土。虽同在空中。而远近有别。是故十信十住等五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复辩其浅深。此中须善思之。心要笺云。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道成。无一尘而非佛国。是故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浑然齐致。是知迷则人随于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一致而融万境。止观云。观众生相。如诸佛相。众生界量。如诸佛界量。众生界住。如虚空住。以不住法。以无相法。住般若中。不见凡法。云何舍。不见圣法。云何取。但住实际。如此观众生真佛法界。身子云。谛了此义。是名菩萨摩诃萨。弥勒云。是人近佛座。佛觉此法故。文殊云。闻此法不惊。即是见佛。佛云。即住不退地。具六波罗蜜。具一切佛法矣。如上所说。教理无亏。只是正解难生。信力不具。若信而不解。则日夜长无明。若解而不信。则日夜长邪见。信而且解。方契此宗。契此宗人。甚为希有。不唯十方诸佛与我相应。大地山河一时同证。如真觉大师歌云。法中王。最高胜。恒沙诸佛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百丈和尚云。但是一切照用。任听纵横。啼笑语言。皆成佛慧。如是解者。无一时不成佛。无一人不得道。天真自然。何关造作。故法华经云。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法界印云。初发心时便正觉。苦乐平等一味佛。又云。寂法分别名众生。旧来不动名为佛。融大师颂云。法忍先将三毒共。佛性常与六情俱。但信研心出妙宝。何烦衣外觅明珠。傅大士颂云。佛亦不离心。心亦不离佛。心寂即涅槃。心能则有物。物则变成魔。无物即见佛。若能如是用。十八从何出。庞居士偈云。不用苦多闻。看他彼上人。百亿及日月。纂在一毛鳞。心但寂无相。即出无明津。若能如是学。几许省精神。寒山子诗云。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达道自见性。见性即如来。天真元具足。修证转差回。弃本却逐末。只守一场呆。志公和尚歌云。佛体本是心作。那得文字中觅。将佛求佛辛苦。坐地自致徭役。一钵和尚歌云。莫更将身造水泡。百毛流血是谁教。不如静坐真如地。顶上从他鹊作巢。万代金轮圣王子。只者真如灵觉是。菩提树下度众生。度尽众生出生死。不生死。真丈夫。无形无相大毗卢。尘劳灭尽真如在。一颗圆明无价珠。布袋和尚歌云。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若睹目前真太道。不见纤毫也大奇。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问。凡圣皆同一心真性。成佛。云何见有前后。
答。见虽前后。性且不亏。迹任升沉理亦无爽。如昏睡心中有觉悟之性。以眠熟未惺故。寤来即现。似婴孩身内具大人之相。以力用未充故。长成即备。一切众生。以无明梦未惺。觉道力未具。则佛性未现。法身未圆。岂是一切含生。而不具如来藏性。
古德问云。佛性共有。诸佛。成佛时。众生尽合成佛。若言各别有。应是无常。
答。佛性与一切众生共有。所证是一。能证有前后。是故诸佛成道。我等轮回。前后约时。性无本末。如昔人云。法身一相。瞻仰异容。正教无偏。说听殊旨。故摄论偈云。众生罪不现。如月于破器。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释云。如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月则不现。如是有情身中。无有奢摩他水。佛月不现。佛虽不现。然遍一切施作佛事。譬如日光。遍满世间作诸佛事。成熟有情。又如今己眼不明者。皆为执着凡圣。有所系故。如万回和尚歌云。黑白两亡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宗镜录卷第二十
夫正因佛性。众生共有。经云。不由观智所显。则道常披露。云何异生。迷而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