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k8凯发旗舰
答。因凡立圣。圣本无名。从俗显真。真元不立。并依世俗文字。对待而生。文字又空。空亦无寄。若是上机大士。胡假名相发扬。对境而念念知宗。遇缘而心心契道。如大智度论云。如经说。师子雷音佛国。宝树庄严。其树常出无量法音。所谓一切法毕竟空。无生无灭等。其土人民。生便闻此法音。故不起恶心。得无生法忍。当此之时。何处有三宝名字。但了无生之旨。自然一体。三宝。常现世间。若取差别之名。即失真常之理。但了一切法。无自性。则一切处佛出世。无一法而非宗。如先德云。佛出世者。今如来出现。全以尘无性。法界缘起。菩提涅槃。以为如来身也。此身通三世间。是故于一切国土。一切众生。一切事物。一切缘起。一切业报。一切尘毛等。各各显现菩提涅槃等。为佛出世也。若一处不了。即不成佛。亦不出现。何以故。由不了处。仍是无明。是故不成佛。不出现也。是以诸佛出世。知机知时。俯为下根。示生减劫。空拳诱引。黄叶提撕。若上上机人。则诸佛不出不没。故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华严经颂云。如心诸佛尔。如佛众生然。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只是一法。名别理同。何者。觉此无依无住绝待不思议心不动时。入十信之初。号不动智佛。不觉此绝待真心。不守自性随缘差别时。名法身。流转五道。号曰众生。但有迷悟之名。不离一心之体。更有何法而作凡圣名字为差别乎。如文殊般若经云。佛言。佛法无上耶。文殊答。无有一法如微尘许名为无上。又经云。如世尊说此法时。无有菩萨得是三昧诸陀罗尼门。亦复无彼诸佛所说语言句义。乃至不说一文字句。无人听闻。无人得解。无人成佛。如此等法。是实言者。于后末世。五百岁时。此经法门弘阎浮提。遍行流布。炽然不灭。是真实语。
问。既万机泯迹。独朗真心者。云何教中说。此是凡夫法。此是圣人法。
答。以一切法。缘生无性故。不得凡夫法。不得圣人法。以无性缘生故。若真若俗。不相混滥。如云。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虽即历然。不失无性之理。虽即无性。不坏缘生之道。然又虽但了一心。而于诸法。一一了知。分明无惑。如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同一性。所谓无性。无种种性。无无量性。无可算数性。无可称量性。无色无相。若一若多。皆不可得。而决定了知。此是诸佛法。此是若萨法。此是独觉法。此是声闻法。此是凡夫法。此是善法。此是不善法。此是世间法。此是出世间法。此是过失法。此是无过失法。此是有漏法。此是无漏法。乃至此是有为法。此是无为法。是为第七如实住。
问。一心之法。云何尽能周遍含容。出生圆具一切法耶。
答。夫心者。神妙无方。至理玄邈。三际求而罔得。二谛推而莫知。无像无名。不可以测其深广。无依无住。不可以察其指踪。细入无间之中。不可以言其小。大包乾象之外。不可以语其深。至道虚玄。孰能令有。幽灵不坠。孰能令无。迹分法界而非多。性合真空而非。体凝一道而非静。用周万物而匪劳。如如意珠天上胜宝。状如芥粟。有大功能。净妙五欲。七宝琳琅。非内畜。非外入。不谋前后。不择多少。不作粗妙。称意丰俭。降雨瀼瀼不添不尽。利济无穷。盖是色法。尚能如是。岂况心神灵妙。宁不具一切法耶。故经云。佛言。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乃至譬如虚空。遍一切处。皆同一味。不障一切所作事业。如是世尊。依此诸法。皆无自性。皆同一味。不障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大士。所修事业。寒山子诗云。余家住此号寒山。山岩栖息离烦喧。泯时万像无痕迹。舒即周流遍大千。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方知摩尼一颗宝。妙用无穷处处圆。还原观云。定光显现无念观者。谓一乘教中白净宝网。万字轮王之宝珠。此珠体性明彻。十方齐照。无思成事。念者。皆从。虽现奇功。心无念虑。若人入此大妙止观门中。无思念虑。任运成事。如彼宝珠。远近齐照。分明显现。廓彻虚空。不为二乘外道。尘雾烟云之所障蔽。清凉疏云。犹一日宫。千光并照。随举一法。有无量门。然有二义。一约相类。如一无常门。有生老病死。聚散合离。得失成坏。三灾四相。外器内身。刹那一期。生灭转变。染净隐显。皆无常门。余亦如是。二就性融。不可尽也。谓法性寂寥。虽无诸相。无相之相。不碍繁兴。是以依体普现。若月入百川。寻影之月。月体不分。即体之用。用弥法界。体用交彻。故不思议。
辅行记。问云。一心既具十法界因果。但观于心。何须观具。
答。一家观门。永异诸说。该摄一切十方三世若凡若圣一切因果者。良由观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性虽具。若不观之。但言观心。则不称理。小乘奚尝不观心耶。但迷一心具诸法耳。
问。若不观具。为属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