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k8凯发旗舰

  问。若是实从凡顿成佛者。何故经中唯此二人。别更无耶。

  答。日月在天。盲者不见。经说一生成佛者。数如微尘。五千卷经。卷卷有即生得道。只如达磨禅师。传佛心印。言下见性。便为得道。取相之徒。指为外道。论云。金色世界不动智佛。一切处。文殊。俱是自心法性。非外来物。又云。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为华严。觉了自心。大方广。是佛。先自见性。为佛身心。齐修五位。为庄饰也。亦同天台。初发心时。即观涅槃行道。比喻莲华。华果同时义。同印即心成佛。鸯崛魔罗经云。鸯崛魔罗与文殊师利。普诣十方。各十世界诸如来所。问如是义。云何释迦牟尼佛。住娑婆世界。不般涅槃解脱之际。彼诸如来。悉答我言。释迦牟尼佛。即我等身。彼佛自当决汝所疑。故知遍刹之身。只是一身。分亦不多。聚亦非一。如首楞严三昧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闻首楞严三昧义趣。信解不疑。当知是人。必于佛道不复退转。何况信已。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如说修行。时诸释梵。护世天王。皆作是念。我等今者。当为如来敷师子座。正法座大人座。大庄严座。大转法轮座。当令如来。于我此座。说首楞严三昧。是中人人。各各自谓。唯我为佛敷师子座。余人不能。乃至须臾之间。于如来前。有八万四千亿那由他宝师子座。悉于众会无所妨碍。一一天子。不见余座。各作是念。我独为佛。敷师子座。佛当于我所敷座上。说首楞严三昧。时释梵护世天王。敷座已竟。各白佛言。唯愿如来。坐我座上。说首楞严三昧。即时世尊。现大神力。遍坐八万四千亿那由他师子座上。诸天各各见佛。坐其所敷座上。不见余座。有一帝释。语余释言。汝观如来。坐我座上。是释梵护世天王。各相谓言。汝观如来。坐我座上。有一释言。如来今者。但在我座。不在汝座。乃至时梵众中。有一梵王。名曰等行。白佛言。世尊。何等如来。为是真实。我座上是。余座上是。佛告等行。一切诸法。皆空如幻。从和合有。无有作者。皆从忆想分别而起。无有主故。随意而出。是诸如来。皆是真实。云何为实。是诸如来。本自不生。是故为实。是诸如来。今后亦无。是故为实。是诸如来。非四天摄。是故为实。诸阴界入。皆所不摄。是故为实。是诸如来。如先中后。等无差别。是故为实。梵王。是诸如来。等无差别。所以者何。是诸如来。以色如故等。以受想行识如故等。以是故等。是诸如来。以过去世如故等。以未来世如故等。以现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无所有法故等。以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故等。是故如来。名为平等。如一切法等。是诸如来。亦复如是。释曰。首楞严三昧者。即一切事究竟坚固。何者。以能见心性。名为上定。信入此者。亦名王三昧。以此三昧。历一切事。岂非究竟坚固耶。如释梵护世诸天。各见佛坐自座。此乃实证自心。所以经云。皆从忆想分别而起。无有主故随意而出。是诸如来皆是真实。云何为实。是诸如来本自不生。是故为实者。以诸如来。本自不生。即是自心生。然其自心。又如幻梦。皆不出平等真如之性。所以经云。譬如真金。虽复锻磨。不失其性。是诸大士。亦复如是。随所试处。皆能示现不思议法性。宝性论偈云。如彼毗琉璃。清净大地中。天主帝释身。于中镜像现。如是众生心。清净大地中。诸佛如来身。于中镜像现。故知即心而见佛者。可谓现身成道矣。如禅要经云。佛言。善男子。若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得。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行位齐成。速登妙果。以凡圣同体。迷悟似分。若信入之时。不从外得。所以云。生死与道合。如明与暗合。故云水中碱味。色里胶青。李长者论云。此华严经。十住为见道。十行十向十地十一地为加行。修行令惯熟故。佛果于初。先现以普贤悲愿。令智悲大用。惯熟自在故。以自如来根本普光明智先现故。始终本末。总无延促时日分剂故。以法身根本智。如实而言。不同三乘权教。情所解故。皆须约本而观之。毕竟佛果惯习已成。普贤行已满。一往但以教化一切众生为常恒。从初至末。无始无终。无成无坏。但以普遍十方一切六道。以智对现利生。为永业也。从初发心。起信修行时。发如是信乐。发如是志愿。起如是志求见如是道。从初发心住。以定观力。契会法身。显根本普光明智。照知一切自他生死海。性自解脱。但为教化众生。令其破执。离妄想苦故。亦不见自身成佛不成佛故。若也起心图成佛念。当知此人去佛道远。若也但以法身无性之力。自他性离。无成坏心。起方便力。兴大愿力。起大悲门。无作而作。发无限志。愿。教化一切法界中。无性众生。使令迷解。还令省得自心无性之理。妄想系着自无。不言成佛。不言不成佛。不可作如是图念之情。如此华严经。安立五位教门。但为引接未得谓得。未至谓至。未满云满。滞染净障。于菩提道。及菩萨行。有止足心。有休息想。安立五十重因果。一百一十重法门。使不滞住。止息休废之心。满普贤愿行。至无尽极。又云。此华严经。直示本身本法。出超情见。无始无终。三世相绝。一圆真报。不生不灭。不常不断。性相无碍。自在果海法门。直授上上根人。教门行相。势分如是。不同权学。依次第渐渐而成。只如登峰九仞。不可以绝其踪。履十层之级者。不可亡其迹。常见官阶一品。但以为臣。闻古士夫。忽有身登九五。明珠顿照。普见无方。泽霖大海。渧渧皆满。一尘空性。法界无差。品类有情强生留系。根器不等。权实不同。以此教门。千差万别。须知权实。识假修真。不可久滞权宗。迷其实教者也。

  故智俨法师问。一地即摄一切诸地功德者。一法即具。何用余门耶。

  答曰。若无余门。一门。即不成故。如一升摄一斗。若无升时。此斗即不成。

  问。若无升。即无斗者。今举一升。即得一斗。以不得一升。不得斗者。一行不具一切也。

  答。十升合成一斗。既无其升时。将何作斗。故知无升即无斗。有升即有斗。今举升即斗。斗升之外。无别升斗也。如龟毛兔角。不可得也。初心即成佛。成外无别修。其相如虚空故。是故初心成佛者。非谓不具诸功德。如经说。普庄严童子。一生得闻善熏习。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缘起。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犹如远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谓无于后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

  问。既久修始得。云何言一念得耶。

#佛藏 #四库全书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