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k8凯发旗舰

  尔时,世尊复告诸天:“善男子,汝等今者勿怀忧虑!我今当与未来弟子,为护法故,立严峻制,为不断绝三宝性故,为欲增长诸善法故,为增长多闻满宝藏故,为离一切苦烦恼故,为成无上菩提道故。善男子,我今所说,一切声闻具足成就得声闻乘,一切缘觉具足获得辟支佛乘,一切菩萨具足成满三种梵行得无上智。善男子,是经能离诸恶众生,能坏众生恶不善法,能灭身口意不善业,能破一切诸恶果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是经,则为供养十方诸佛。”

  尔时,娑婆世界一切众生,异口同音而作是言:“善哉!善哉!世尊,我初未闻是大法聚,今得闻之。世尊,我能受持守护是法,为护法故不惜身命。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是经者,我当供养,随其所须一切给与。若复有能供养如是受持经者,我等亦当勤守护之,内外财宝令无损秏,随是经法所流布处,亦护其土令无诸恶。”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守护法者,则为供养三世诸佛。善男子,若诸众生有护法心,若生人天得大自在,乃至畜生亦有大力,为人所重不经寒苦。善男子,是护法者恶不能加,心无所畏,无能破坏,诸魔烦恼不得其便,多饶眷属,智慧具足,凡有所说无所挂碍,乐行十善修集正定,父母诸王见则恭敬,能升法座转正法轮,凡有所闻终不忘失。”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六虚空目分中宝髻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坐师子座,放大光明犹如日月,得大自在犹如梵释,功德高显独如须弥山,法界甚深犹如大海,于大众中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字义真正,具足清净班宣梵行,为诸菩萨净于法印,令诸菩萨闻已修集。

  尔时,东方过九万二千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善华。其土有佛,号曰净住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化众生宣说正法。有一菩萨名曰宝髻,与诸菩萨其数八千,没彼世界欲来此土,赍妙宝盖欲奉如来。其盖周覆一千世界,及诸香华欲供养佛,妙音说偈赞叹如来:

  “若诸人天得睹佛, 则为获得大利益,

  如来所受苦无量, 勤精进故得菩提。

  往昔精进修菩提, 超过一切诸菩萨,

  为令众生得利益, 故转无上正法轮。

  如来如是难得见, 所说正法亦难闻,

  获得人身亦复难, 诸根具足亦如是。

  若诸众生行不善, 亦不能作三善业,

  若人欲得大利益, 应当觐见释中尊。

  若欲听受无上法, 并见十方诸菩萨,

  具足三十二妙相, 应当速诣大宝坊。

  今若不种诸善根, 后必不得大涅槃,

  若欲具足人身者, 应当速诣娑婆界。

  若欲破坏三恶道, 欲受人天微妙乐,

  获得无上无比乐, 应当诣于娑婆界。

  大医今施甘露味, 除灭众生诸烦恼,

  如来商主大法王, 今日演说无上界。”

  宝髻菩萨说是偈时,其声遍满大千世界。

  时,舍利弗闻是偈已,即白佛言:“世尊,如是偈音何处演说?”

  佛言:“舍利弗,东方过于九万二千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善华,其土有佛号曰净住,彼有菩萨名曰宝髻,与八千菩萨俱来至此。是其所说,其声闻乎大千世界,劝诸众生令修善法。”

  尔时,宝髻菩萨与八千菩萨,及无量人天,来至佛所,头面礼拜,白佛言:“世尊,善华世界净住如来,致敬问讯,起居轻利,气力安不?眷属大众乐受法不?世尊,我从彼来至此世界,为听菩萨净行法印。唯愿如来,普为一切,大慈怜愍分别解说,令诸菩萨闻已修集,破坏一切烦恼习气修菩萨行,了知一切众生之心,能修菩萨所有行相,能得解了智慧之行,能知一切烦恼等行,能修菩萨所修法行,能深观察一切罪过,身得无碍见一切佛。”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我今当说如是净行十分之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四行。何等为四?一者、波罗蜜行,二者、助菩提行,三者、神通行,四者、调众生行。波罗蜜行者,是愿方便;助菩提行者,是修道方便;神通行者,是调心方便;调心方便者,是菩提心坚固方便。

  “善男子,云何名檀波罗蜜?檀波罗蜜即是净行,能坏痴心,能修舍心,修舍心已能一切施。若有菩萨能一切施,即得四种无分别心。何等为四?一者、不分别众生,二者、不分别法,三者、不分别心,四者、不分别愿。是名为四。不分别众生,是可与、是不可与,此多与、此少与,此上与、此下与,此恭敬与、此轻慢与,此全与、此半与,此持戒、此破戒,此福田、此非福田,此得大报、此不得大报,此是正见、此是邪见,此行正聚、此行邪聚。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得如是心,名不分别心,无憍慢心,无上下心,无挂碍心,是平等心,真正之心,平等施戒,平等慈悲,无有分别犹如虚空,是名不分别众生。不分别法者,菩萨终不作是分别,受者为说、不受不说,受法者施其所须、不受法者则不供给,终不观察凡夫之人不可惠施、贤圣之人则应布施,是名不分别法。不分别心者,观诸众生心皆平等,不为报施,无内外贪,非为名施,不求果施,所爱之物施已不悔,为摄众生故行惠施,是名不分别心。不分别愿者,施时不为得帝释身、梵王之身、转轮王身、魔身、长者大臣之身,亦复不为大自在故、大眷属故,不为上有,不为声闻、辟支佛乘,乃至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行布施,是名不分别愿。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惠施时,具足成就如是四事,则得远离八不正见:一者、我见,二者、众生见,三者、寿命见,四者、士夫见,五者、常见,六者、断见,七者、有见,八者、无见。是名为八。复得远离四种功德:一者、凡夫功德,二者、声闻功德,三者、缘觉功德,四者、余习功德。如是施已,不观四相:一者、常相,二者、乐相,三者、我相,四者、净相。能净四法:一者、净身,二者、净口,三者、净心,四者、净愿。远离三碍:一、果报碍,二、声闻碍,三、悔心碍。

  “善男子,菩萨修行如是施时,远离三畏:一者、憍慢畏,二者、上慢畏,三者、魔业畏。菩萨修行如是施时,具四种印:一者、内空印,二者、外空印,三者、众生空印,四者、菩提空印。如是施时,具四精进:一者、满众生故具足精进,二者、护佛法故具足精进,三者、为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具足精进,四者、净佛土故具足精进。是时复得具足四念:一者、念菩提心,二者、念欲见佛,三者、心常念慈,四者、念离烦恼。如是施时,净于三事:一者、自身,二者、他身,三者、菩提。如是施时,净于四智:一者、界智,二者、众生满足智,三者、愿智,四者、助菩提智。善男子,菩萨若能行如是法,则能净于檀波罗蜜。

#佛藏 #四库全书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